中評社北京12月27日電/和2017賽季U23新政的倉促上馬相比,在本周末中國足協於武漢召開的職業俱樂部工作會議上,早早頒布2018賽季的“加強版”U23新政,並未引發俱樂部熱議——由於轉會窗口未開、各隊冬訓將於本月底陸續展開,再加上“加強版”新政吹風已達半年之久,且據記者了解,俱樂部對於新賽季“加大U23球員政策傾斜力度”這一內容均有足夠心理準備,轉會市場對此更是心照不宣。
而去年U23新政的效果表明,處於特殊歷史時期的中國足球,在局部發展層面確實需要“非常規操作”。
所謂“非常規操作”,更多指政策傾斜。在2018賽季,中超、中甲聯賽及足協杯中,中國足協規定每場比賽11名首發球員中至少有1名U23球員,外籍球員的累計上場人次,中超聯賽不超過3人次,中甲聯賽不超過兩人次,足協杯賽中,不同級別聯賽球隊之間的比賽,外籍球員每場報名上場規定按低級別聯賽的規定執行。此外,U23球員的實際累計上場人次不得少於本隊外籍球員實際累計上場人次。
和此前“比賽始終要有至少1名U23球員在場”的“意見稿”相比,新政只要求U23球員的人次和外援人次匹配,已經算是新政的“讓步”。而對新政的最直觀解釋,以球迷最關注的中超聯賽為例,不外是“一場比賽如果要用滿3個外援名額,就要匹配3人次的U23球員”,對於一家職業的、成熟的俱樂部而言,這樣的要求並不過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