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是第14屆中國—東盟博覽會“一帶一路”專題展區哈薩克斯坦展位(2017年9月13日攝)。新華社 |
中評社香港1月10日電/日本經濟研究中心最新發布的報告指出,亞洲經濟正日益“中國化”,估計2030年將是“中美逆轉”的時刻,中國會憑借其經濟實力取代美國,成為對亞洲影響力最大的國家。報告所預測的趨勢,其大背景則是美國特朗普總統所代表的孤立主義,動搖了二戰以來以“美利堅治世”為代表的西方自由主義所支撑的國際和平秩序。中國崛起能否形成新的國際治世或地區治世,已經是區域國家都必須重視的問題;而“中美逆轉”的和平前提,首先就在於避免朝鮮半島核危機的失控。
新加坡《聯合早報》1月8日社論《中國亞洲影響力將超越美國》,文章說,報告的數據顯示,中國自2015年起,對日本和亞細安的經濟效益就已經超越美國。若中國保持經濟增長的勢頭,到2030年對日本和東南亞國家的經濟效益,將會是2015年的1.5倍;到時,中國在亞洲能產生的經濟效應,將是美國的四倍。中國市場的影響力,也可以從人才流向看出端倪。官方的數據表明,中國在2011年已經逆轉了高端人才的流失情況,海外留學生回國出現了淨增長的現象。從2000年至2016年,中國留學生回流率從最低的14.3%增長到峰值的85.4%,回流率增長了近六倍。
除了因市場前景潛力龐大,中國人才回歸也源於特朗普的限制移民政策。特朗普的“美國優先”主張不但削弱了同傳統盟友的關系,更在核心競爭領域將美國的優勢拱手讓出。當大數據日益成為由人工智能所驅動的第四波工業革命的關鍵,中國龐大且手機聯網的人口無疑變成寶貴資源,吸引不容易繼續在矽穀高科技公司就業的中國人才回流。特朗普的做法,猶如當年明朝自動放棄引領海上優勢,錯失了大航海時代的歷史機遇。
特朗普顛覆了同歐盟的傳統夥伴關系,進一步加速“美利堅治世”的式微。歐盟龍頭德國就毫不掩飾對美國閉關自守的憂慮。德國總理默克爾去年5月出席慕尼黑啤酒節活動時說,歐洲能够完全依賴他人的日子“在一定程度上已經結束了”,歐洲人必須為自己的命運奮鬥。德國外長加布裡爾去年12月警告,美國作為國際秩序保護者的角色正開始“崩潰”,德國今後在外交上會積極主動,減少對美國的依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