練兵時不我待,備戰只爭朝夕,何止在一號一架。旅技術室高級工程師馬朝軍清楚,新型長劍一飛衝天的背後,是全旅官兵千餘日夜的付出:研發多套流程、5個一致的新裝備模擬訓練系統,編寫新武器《測試發射流程圖》《發射陣地操作規程》等7類10餘種文書、130萬字專業教材,數百名多能號手、技術骨幹走上核心崗位,一批全新戰法訓法日漸成熟。
“號手就位!”
這號令聲,是他們隨時能戰能力的展示。
“3、2、1,點火!”在發射二連訓練區,整個下午,發射單元指揮長、排長田偉男一遍遍組織演練發射流程。記者握了握他剛用過的秒表,上面浸滿了汗水。
一旁的一營營長賈飛虎介紹說,此前為爭取新年首發,考核中田偉男求勝心切慢掐了秒表,導致該發射單元遺憾出局。此後田偉男對自己痛下“狠手”,經常一個人規程背講、流程串講到深夜。
“聞戰則喜,是因為官兵心裡有勝戰的底氣。”那年7月,發射三營首次千里機動到西北某陌生地域實彈發射,營裡優中選優,決定由五連排長徐文寶任首發指揮。一心想打頭陣的六連指導員童貴強,是全旅第一個獲得指揮長資格的政治工作幹部,作為備份心有不甘,最後由機關出面用考核調停,他才肯作罷。
一次次“號手就位”後的你追我趕,成就了該旅戰鬥力一直保持隨時能戰狀態。3年前,從抽組發射到抽點發射,從訓練發射到戰鬥發射,從單架發射到整旅發射,他們在戈壁大漠完美上演某型導彈“百劍騰飛”的壯美圖景。
如今隨著新裝備陸續入列,對許多摩拳擦掌的官兵而言,雖有“十年磨一劍,霜刃未曾試”的遺憾,但接裝即打、首發命中的成功實現,標誌該旅戰鬥力又邁向新高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