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2月22日電/“戰鬥警報!”2月中下旬的一天,西太平洋某海域海風呼嘯,浪花翻騰。南海艦隊遠海訓練編隊向目標海域高速機動,突然遭遇“敵”軍艦。隨即一場帶戰術背景的近距反擊演練打響,編隊長沙艦率先登場。
一陣尖厲的警鈴聲過後,長沙艦官兵迅速進入戰鬥狀態。作戰室內,各戰位人員嚴陣以待,鍵盤敲擊聲與口令聲交織起伏。雷達發現目標後迅速鎖定,主炮在火控雷達引導下指向目標。
見“敵”艦發起攻擊,長沙艦艦長李金偉果斷下令,艦艏主炮隨即開火,在海面上激起道道衝天水柱……
“近距反擊,比的就是快、准、狠。”戰後,李金偉告訴記者,軍艦“近身搏擊”事發突然,決策時間短,且在攻擊對手的同時,自身也暴露在對方火炮射程範圍內,這要求官兵擁有過硬的軍事技能和心理素質。
但戰鬥絕不只是火炮射擊這麼簡單。正當長沙艦準備對“敵”實施集火射擊時,作戰室突然收到導調文書:駕駛室中彈起火,1人受重傷。
面對突發情況,李金偉迅速發布損管警報,組織搶救“傷員”。損管隊人員拿起滅火器、拖著水龍帶,快速奔向駕駛室。醫護人員也迅速趕到,對受傷艦員進行緊急救治。同時,編隊政管組成員也來到駕駛室,一邊參與滅火、安撫傷員,一邊對官兵進行戰場鼓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