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尹東在指揮連隊作戰行動。 |
中評社北京3月1日電/夜色如黛,利劍出擊。2月中旬,火箭軍某旅一場背靠背攻防對抗演練準備就緒,發射一連即將首戰出擊。
一連連長尹東眉頭鎖成“川”字,拳頭攥得嘎吱響。此戰非同小可:眼前,是夜黑風急等複雜的戰場環境;背後,是新大綱施訓後更為嚴格的標準。
臨戰前夕,尹東自我加壓,請示旅領導要求進一步增加對抗難度,邀請兄弟連隊採取“人盯人、架跟架”的方式全程干擾。
尹東生性倔強,喜歡挑戰極限。他的戰前動員簡短而有力:“只有真打實抗,才能練就真招絕技!”
“電磁干擾”“裝備受損”“減員操作”……“戰情”接踵而至,尹東見招拆招,沉著處置10多種特情,成功組織多輪導彈火力突擊。
戰罷歸營,已是晨曦初現。尹東依然精神十足,複盤戰局逐項梳理,將成果充實到一份“關於實戰化條件下群眾性練兵比武的建議”之中。作為新當選的軍隊人大代表,過幾天,他將帶著這份建議赴京參會。
從一名國防生成長為導彈發射連連長,尹東從軍7年多,4次戴上軍功章,帶出響當當的二等功連。有人向他取經,他說成功沒有秘訣,只有三句話:把專業學到極致、把本領練到極致、把裝備用到極致。
一次,一位導彈專家授課,突然提問一個小元件的功能。尹東如數家珍,讓這位專家贊不絕口:“眾多教材中只有一處提到這個小元件,你對裝備的熟悉程度,真是做到了爛熟於心。”
時隔不久,尹東奉命執行某新型導彈試驗發射任務,操作指令突然出現“間斷”,等到恢復已過去數十秒。是繼續操作,還是退出程序?尹東與指揮長一合計,最終憑借精准熟練的操作“找回”時間差,成功將導彈送上藍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