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 
美學者對比中美“大國海軍”之路
http://www.CRNTT.com   2018-05-01 09:34:24


 
  文章稱,美國在戰後占領日本期間,獲得了從該國北部的三澤空軍基地延伸至南部的佐世保海軍基地的一百多處軍事設施。憑借其優越的地理位置,沖繩島有32處正在使用的美國設施,占該島總面積的大約20%。
  
  然而,由於這場全球戰爭期間,轟炸機的航程延長了兩倍,所以美國戰爭部於1943年決定,該國的戰後防務需要在菲律賓保留前沿基地。這種野心於1947年得到全面實現,因為這個新獨立的共和國簽訂了軍事基地協議,授予美國對23處軍事設施,包括第七艦隊未來的蘇比克灣母港和馬尼拉附近的大型克拉克空軍基地的99年租約。

  文章介紹,1951年亞洲爆發冷戰時,華盛頓與日本、韓國、菲律賓和澳大利亞締結了共同防禦協定,使得太平洋沿岸地區成為美國在戰略上主宰歐亞大陸的東方根基。到1955年,位於日本和菲律賓的早期飛地已經被融入到450處海外基地組成的全球網絡之中。建立這些基地的主要目的是遏制把廣袤的歐亞大陸一分為二的鐵幕背後的中蘇陣營。

  在研究600年來歐亞大陸一個個帝國的興衰之後,牛津大學歷史學家約翰·達爾文得出結論說,華盛頓通過成為“在歐亞大陸兩端”——在西面通過北大西洋公約組織聯盟,在東面通過這四個共同安全條約——成為控制戰略樞紐的第一個大國,“在空前規模上”建立起“龐大的帝國”。

  此外,在冷戰後期幾十年裡,美國海軍完成了對歐亞大陸的包圍,於1971年接管了英國在巴林的舊基地,後來又在迭戈加西亞島斥資數十億美元建立了用於空軍和海軍巡邏的位於印度洋核心地帶的一處基地。

  文章稱,在這些遍布歐亞大陸的眾多基地中,太平洋沿岸地區的基地在冷戰期間及其前後尤其具有戰略重要性。作為保衛一個大陸(北美洲)和控制另一個大陸(亞洲)之間的地緣政治支點,太平洋沿岸地區一直是華盛頓為了拓展和保持全球實力所做出的一個世紀之久的努力之中的重點。

  文章認為,冷戰結束後,由於華盛頓的精英們沉醉於自己作為世界唯一超級大國領導人的角色,所以歐亞大陸激烈的地緣政治鬥爭的大師、前國家安全顧問茲比格涅夫·布熱津斯基警告說,只有在廣袤的歐亞大陸的東端不以可能會使“美國被從自己的沿海基地驅逐出去”的方式實現統一的情況下,美國才能維護自己的全球實力。他以某種先見性斷言,否則,“美國的一個潛在的對手就可能在某個時刻出現。”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CNML格式】 【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