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片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
中評社北京5月10日電/俄羅斯總統普京剛剛開啟第4個總統任期,面前已擺滿一堆迫在眉睫的課題。處理和美國及其西方盟友的緊張關係,是其中最棘手的難題之一。
近段時間,美國及其盟友與俄羅斯在海上、空中、陸地全方位暗暗較勁,“互掐”架勢讓國際社會對於美俄關係走向,不得不繼續持觀望態度。
相互較勁暗流湧動
5月7日,俄羅斯總統普京宣誓就職當天,“美國之音”報道稱,美國海軍作戰部長理查森日前宣布,美軍決定重新啟用第二艦隊,應對俄羅斯構成的威脅。
2011年,為削減開支,美軍第二艦隊撤編。近7年後,這支艦隊“重出江湖”,矛頭所指十分明確。理查森稱:“第二艦隊將對(美國)東海岸和北大西洋的船舶、飛機和地面力量進行業務和行政領導。”
新加坡《聯合早報》認為,俄羅斯過去幾年展現強勢作風,在烏克蘭和敘利亞的軍事衝突中顯示軍力,並在波羅的海、北大西洋及北極海域增加巡邏活動。美國這一舉動正是為了遏制俄羅斯海上力量的擴張。
作為俄羅斯與西方博弈的一個重要“戰場”,黑海近來也“暗流湧動”。據俄羅斯《報紙報》網站2日報道,北約常設第二海軍集團的軍艦進入黑海,其中包括來自英國、西班牙、土耳其、德國等多個國家的軍艦。
此前另有報道稱,北約正在黑海地區加強部署,數架多用途“台風”戰鬥機已派往該地區進行巡邏,參與北約在黑海上空的“警戒任務”,對抗來自俄羅斯的“潛在侵略”。
俄羅斯周邊同樣火藥味濃重。俄羅斯衛星新聞網6日稱,近日,兩架美國飛機在俄邊界附近進行偵察飛行。俄羅斯國防部數據顯示,4月底,僅一周時間內,就有17架外國飛機在俄邊界附近進行偵察活動。俄防空部隊執勤戰機10次升空予以攔截或伴飛。
對於美國及其西方盟友的“出拳”,俄羅斯向來是“不吃硬的這一套”。俄羅斯衛星通訊社5日引述俄軍事專家伊戈爾·科羅特琴科的話稱,俄武裝力量2018年將獲得最新電子戰系統。“鑒於俄與北約鄰國複雜的軍事政治形式以及美國及其盟友在中東實施的挑釁政策,這些電子戰設備有助於俄羅斯武裝力量符合現代要求。”
大國競爭重回首位
美國及其西方盟友對俄羅斯的敵意早已有之,並非一朝一夕。
“自冷戰結束之後,尤其是普京上台以後,美國一直視俄羅斯為戰略競爭對手,試圖通過北約東擴,擠壓其戰略空間。”中國社會科學院美國研究所外交研究室主任袁征在接受記者採訪時分析稱,普京上台之後,對美態度強硬,雙方戰略博弈愈發明顯,烏克蘭危機更將雙方關係推到一觸即發的邊緣。
美國總統特朗普在競選時期以及上台之初曾經多次向普京釋放積極信號,但一個不容忽視的事實是,其所在的共和黨素來看重國防安全,強調提升軍力。其中,右翼保守派更是對俄秉持濃厚的負面態度,要求對俄強硬的呼聲不斷高漲。此後,“通俄門”的發酵讓特朗普不敢任性而為。
今年年初,美國出台國家安全戰略報告及國防戰略報告,將中俄明確列為“戰略競爭對手”。美國國防部長馬蒂斯在發布國防戰略報告時強調,美國不能坐視俄羅斯軍力擴張。不少分析認為,兩份報告表明,美國重新將大國競爭放在首位,而不再是打擊恐怖主義,這意味著其在遏制俄羅斯方面將有更多行動。
“除了對俄戰略定位之外,美國也希望借助來自俄羅斯的威脅,把北約重新凝聚起來,維持美國在歐洲的同盟體系。”袁征說。
不難看出,美國及其盟友近來在軍事上對俄動作頻頻,實際都是其上述思維邏輯的一種貫徹和具體支撐。
“總體而言,美國目前是主動出招,俄羅斯迎戰。當然,俄羅斯也在採取一些舉動,試圖扭轉被動局面。”袁征分析認為,俄羅斯手中仍然握著幾張頗具分量的牌:一是實力不容小覷的戰略核武器,二是在敘利亞政治和解進程中的話語權,三是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的身份,四是進一步向東傾斜與中國的合作前景。
正因如此,即便受到歐美經濟制裁、國際油價下跌等諸多打擊,國內經濟形勢不容樂觀,俄羅斯始終沒有“服軟”。在就職典禮的演講中,普京強調,任何障礙和環境都不能妨礙俄羅斯確定自己的未來。俄羅斯《觀點報》引述莫斯科市長索比亞寧的話稱,普京已經明確表明,這艘名為“俄羅斯”號的大船即使遭遇風暴,或有人企圖阻止,它都仍會繼續前進。
正面衝突風險太大
劍拔弩張無益於修復信任,只會加深敵意。
“這些對峙對於兩國關係的影響肯定是負面的。短期之內,美俄關係看不到任何改善的跡象。”袁征指出,自冷戰以來,俄羅斯曾經一直試圖融入西方,但現在看來這是很難實現的。
如今,隨著普京開始自己的新一個總統任期,西方媒體對於俄羅斯與美國及其西方盟友的關係,更多的還是擔憂。
法新社稱,“對普京來說,任何讓步都是示弱的表現。”莫斯科對西方的態度在普京的第四任期內不可能發生改變。美國《華盛頓郵報》也認為,普京在就職典禮上的演講,並未就與西方的對峙表現出任何退讓的跡象。
深陷“通俄門”泥淖的特朗普,雖然有意改善兩國關係,卻也無力邁出實質性步伐。
不過,分析普遍認為,叫板歸叫板,美國及其西方盟友和俄羅斯不會輕易撕破臉。畢竟,成本太高,誰都承受不起。
“美俄都是核大國,如果真的爆發大規模正面衝突,那麼對兩國、地區乃至全球的戰略穩定都不是一件好事。此外,美俄在反恐、聯合國安理會等不少領域還有合作的需要。”袁征指出,基於這兩個因素,美俄都不願走向正面軍事對抗,而是繼續進行有節制的博弈。“此前,雙方在敘利亞問題上的表現就都有所克制。”
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日前在接受採訪時也表示,俄美兩國軍方都百分之百不會允許軍事對抗發生。
此外,當下,對美俄兩國領導人而言,國內事務也得占用他們相當一部分精力。瑞士《每日導報》認為,儘管與歐美緊張關係加劇,但是未來6年,普京的最大問題還在國內,尤其是兌現競選承諾,激活經濟。中期選舉在即,特朗普同樣需要想方設法,籠絡民心。
未來一段時間,美俄這對“冤家”的戰略博弈將會持續。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