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3月17日電/據中俄兩國媒體報道,中國和俄羅斯將於近期簽署聯合研發AHL重型直升機合同,計劃生產200架AHL重型直升機,金額達到200億美元。這一合作預計將彌補中國在重型直升機領域的短板。就相關問題,北京日報記者專訪了俄羅斯問題專家、中國政法大學歐洲研究中心研究員王曉偉。
記者:中國為何選擇與俄羅斯合作研發重型直升機?中國在這一領域處在什麼位置?
王曉偉:美國和俄羅斯在重型直升機領域處於壟斷地位,俄羅斯的米-26曾在2008年汶川大地震救災時立過大功。重型直升機是中國航空工業的一個短板,我們的直升機目前起飛重量一般在10噸以下,20噸以上的重型直升機現在還是個空白。 俄羅斯在重型直升機研究方面處在領先地位,米-26的起飛重量和載重量都是全球最大,運輸能力甚至相當於美國的C-130運輸機。但俄羅斯的問題是資金不足,俄方希望對米-26做進一步優化,特別是優化發動機。這就促成了中俄在重型直升機方面的合作項目。
記者:重型直升機有哪些重要價值?對中國有哪些幫助?
王曉偉:重型直升機可以提高前線的運輸能力,特別是突擊戰中可以一次運輸一個連的作戰兵力,在諸如跨海作戰中能夠發揮很重要的作用。 在民用方面,重型直升機同樣能發揮重要作用。比如說2008年汶川大地震救災,由於震後道路堵塞不通,救援車輛無法到達唐家山堰塞湖,這時中國從俄羅斯租來的一架米-26就派上了用場。它出動數十次,將80多輛重型工程機械及車輛運到了施工地點。 中國是一個地形複雜、自然災害頻發的國家,特別是在新疆、西藏以及中部的一些山區。如果中國補齊重型直升機這塊短板,重型直升機在自然災害或者特殊軍事任務中是可以大顯身手的。解放軍如果列裝重型直升機,它的跨海作戰能力對“台獨”勢力也是一個很大的威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