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4月8日電/值班官兵奔赴戰位、保障車輛陸續入場、飛行人員有序登機……近日,中國空軍航空兵某師在戰備轉進演練中,克服一味追求用時短而倉促準備的習慣做法,儘管用時比紀錄慢了稍許,但基層官兵說:“開虛花必定難結實果,像這樣真打實練,上了戰場才有與對手過招的底氣和膽氣。”
基層是戰鬥力的“刀尖子”,打仗時是要衝鋒陷陣的。習主席強調:“基層一切工作都要圍繞戰備訓練來進行。”近年來,全軍基層部隊練兵備戰標準之實、力度之大、要求之嚴前所未有。從大型演習演訓到群眾性練兵比武,從聯合演練到基礎訓練,“一年三百六十日,多是橫戈馬上行”,許多官兵迷彩服成了“常服”,“黑不溜秋”成為膚色。
按理說,苦吃了、汗流了、臉黑了,亮劍對敵的底氣應該更足了。然而在一些單位,一些官兵對打贏的“信心指數”並沒有隨著“辛苦指數”而水漲船高。這當中值得剖析和研究的原因很多,其中一名連長的見解很能給人啟示:要蓄足打贏底氣,就必須“天天忙著想打仗”,而不是“天天忙得像打仗”。
平時練的戰時用不上。都說仗怎麼打兵就怎麼練,可有一些營連,要素集成、快速捕捉目標等打仗必須掌握的本領,卻很少出現在訓練計劃中。而像隊列動作等內容卻占去了不少訓練時間。一名執行任務歸來的基層幹部感嘆:“我們平時一半左右的訓練內容,在打仗時都頂不上大用。”
險難課目訓練有欠賬。除了因訓練條件差沒法保障外,“怕出事”是訓練欠賬的一個原因。在基層部隊,不少官兵還有“年初出事白幹一年,年尾出事一年白幹”的顧慮。這些顧慮導致危不施訓、險不練兵,“年年上一年級”的現象仍有發生。
“練為戰”變成了“練為考”。不按大綱來、只跟考核走;不為應戰,只為迎考,是一些營連的“訓練秘笈”。有的在制定訓練周表前,會提前到機關打聽下次的考核時間和內容。這是因為“偏訓漏訓一般沒人追究,而考核掉了鏈子肯定要挨批。”
敵情研究不夠打“盲仗”。有的基層單位對作戰任務、作戰對手、作戰環境若明若暗、知之不多;有的弱化、矮化作戰對手,敵情設置一廂情願,戰場環境構設簡單化,障礙一攻就破、要點一奪就占、敵人一打就垮;有的訓練場地建設滯後,缺乏礪兵的“磨刀石”。不少官兵說,沒有練武之地,哪來用武之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