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5月30日電/近來,巴勒斯坦和以色列雙方之間的對峙仍在持續。此前,巴以爆發大規模武裝衝突,隨後在聯合國與有關國家的斡旋下,雙方達成停火協議。作為中東地區熱點問題之一,巴以衝突備受關注。
巴以矛盾近來漸趨激化,與美國的戰略調整及其政策不無關係。美國奧巴馬政府時期為從中東抽身,緩和與地區內反美勢力的緊張關係,減少在地區內的安全威脅,奧巴馬政府開始進行戰略調整。奧巴馬政府在中東採取“輕腳印”政策,減少戰略投入——疏離以色列,力求在巴以間保持中立,力避巴以矛盾激化。為此,美國於2011年從伊拉克撤軍,並於2015年簽訂《伊核協議》。
美國奧巴馬政府的戰略調整,使得中東地區力量間的平衡被打破。中東地區有四大力量:阿拉伯國家、伊朗、土耳其、以色列,這幾大力量相互制衡時,中東可維持相對穩定。而《伊核協議》簽訂後,伊朗擺脫了經濟制裁的束縛,大有崛起之勢。這使以色列及海灣遜尼派阿拉伯國家憂心忡忡。
特朗普政府上台後,力圖通過離岸平衡戰略使中東的地區力量形成新的“平衡”,以使本國的戰略重心進一步轉向亞太。美國政府將以色列和沙特作為在中東的戰略支點,試圖利用這兩個國家達到制衡伊朗的目的。為此,美國政府明顯加大了對以色列和沙特的支持,同時加強了對巴勒斯坦的施壓。例如,從2017年特朗普宣布美國承認耶路撒冷為以色列首都,到2018年以色列建國70周年之際美國將駐以大使館從特拉維夫遷至耶路撒冷,再到2019年以色列大選前夕美國宣布承認以色列對戈蘭高地的主權為內塔尼亞胡助選,特朗普政府“一邊倒”的政策導致巴以矛盾不斷激化,以及伊斯蘭世界和國際社會的強烈反對。
可見,美國政府對巴以問題的偏頗政策,在巴以此輪衝突中扮演了“催化劑”的作用。美國政府多次為以色列站台,離不開國內猶太集團的積極游說。而且,特朗普之所以能夠當選總統,美國國內的猶太智囊和財團發揮了重要作用。特朗普上台執政後也是投桃報李,重用包括其猶太女婿庫什納在內的多位“猶太團隊”成員。可以說,猶太集團對美外交政策有著重要影響。具體來看,美國政府中東戰略的一個重要內容就是加大對以色列的支持,以發揮其支點作用抗衡伊朗。
此外,巴方及阿拉伯世界碎片化、巴以力量對比失衡加大、以色列實力持續增強等,都使巴以矛盾不斷激化。巴勒斯坦內部仍處於分裂狀態,法塔赫和哈馬斯未實現和解,哈馬斯內部各派間也存在紛爭,難以形成對以合力。“阿拉伯之春”後,阿拉伯世界的政治碎片化加劇,包括地區大國在內的一些海灣國家對巴以雙方的態度正在發生微妙變化。他們出於地緣政治考慮,欲借以色列之力抗衡伊朗、拉近與美國的關係,和以色列的關係顯著改善,這影響了其對巴勒斯坦事業的支持,加劇了巴方的弱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