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劉必榮。(中評社 鄭羿菲攝) |
中評社台北1月25日電(記者 鄭羿菲)中美貿易戰告一段落,日前已簽署第一階段協議。台灣東吳大學政治學系教授劉必榮接受中評社訪問表示,協議只是中美雙方需要一個喘息期,並非真正停火,美國總統特朗普得面對11月的大選、國會彈劾案壓力,而中國大陸今年經濟發展不是那麼理想,再加上武漢肺炎擴散,雙方都有國內要緊事需要忙,反而中東情勢升溫並非影響的因素。
劉必榮說,第一階段協議無法明確說中美雙方誰贏,因為中美都沒有觸及核心問題,也就是中國大陸國家資本主義、國企的問題,雙方都推到第二階段再談,以特朗普的個性非常難預測,但在11月美國總統大選結束前,中美第二階段協議要談,或是中美貿易戰再現的機率都比較低。
劉必榮,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國際關係碩士、維吉尼亞大學國際關係博士。研究專長為國際政治、外交政策與東南亞研究等,並專研談判理論、孫子兵法與衝突解決等。目前除任教於東吳大學政治系,亦為台北市談判研究發展協會理事長與和風談判學院主持人。
中美1月18日簽下貿易戰的第一階段協議,雙方在取消關稅上十分有限,而中國大陸承諾在兩年內增加從美國進口2000億美元商品,包括增購540億美元的能源產品、780億美元的製造產品、320億美元的農產品和380億美元的服務。
“它是一個休戰,不能算是中美真正停火。”劉必榮接受中評社訪問時表示,中美雙方都還需要喘口氣,可以說中國大陸花了一大筆錢來買這一段休戰的喘息期,但也不能說中國大陸讓步了,畢竟這筆金額原本就是中國大陸需要對外購買東西的,只是從其他地方買轉到向美國買,更何況美國真的能生產這麼多東西嗎?其他國家會否抗議違反WTO非歧視原則?也就是能不能真的落地還有待觀察。
劉必榮說,第一階段協議最根本的問題並沒有觸及到,中美都很聰明地把不滿意的東西往第二階段推,如中國大陸的國家資本主義結構問題,國企與美國民間企業對抗的不公平問題並沒有談,以後的問題還是會浮現。但也有亮點,中國大陸承諾了一些智慧產權的保護,不強迫科技技術轉移等。
劉必榮認為,中美雙方其實基本上都沒輸,很多人說中國大陸讓步是因為關稅都沒有減少,但從另一個方面來看,中國大陸守住了國企的核心問題;有人說美國贏了,因為中國大陸讓步承諾購買2000億美元商品,但會不會是鏡花水月,有待考驗,字面上看美國是贏了,但實質上還不知道。
中評社記者問,美國總統特朗普簽署這份中美貿易戰第一階段協議,是國內壓力還是國際壓力影響較大?
劉必榮指出,有一種說法是因為中東情勢升溫,美國就必須更專注中東,但他覺得國際因素影響較小,因為中美貿易協議是在去年底就談好了,中東情勢升溫是在3日之後了,去年底談的時候並不知道,且中東情勢目前美國、伊朗都已暫時可控,並沒有繼續情勢升溫,且從之前的朝鮮問題就可以看到,原本大家認為美國會因為朝鮮問題而放中國大陸的貿易問題一馬,但後來發現朝鮮問題並沒有跟中美貿易戰掛在一起,以此邏輯來看,中東衝突不必然與中美貿易戰有影響。
劉必榮分析,至於美國國內因素,特朗普在去年9月突然決定對中國大陸增加關稅,主要是與國務院副總理劉鶴在8月底時並沒有談出中國大陸承諾要買什麼,當時特朗普是要去俄亥俄州參加造勢晚會,特朗普認為沒有東西可以跟農民交代,一怒之下就決定9月1日開始對3000億美元中國商品加徵關稅10%,從這個角度推斷,現在美國國會彈劾特朗普,且特朗普還要拚選舉,因此美國國內因素需要這段喘息期會比較大。
中評社記者問,中美貿易戰第二階段協議的核心問題會什麼時候再談,或中美貿易戰會何時再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