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大演習、試驗和創新力度計劃投入28.7億美元,重點包括開展一系列高端、多域聯合演習,以及加大對阿拉斯加、夏威夷等地的訓練設施使用力度等。
加強後勤和安全保障計劃投入51.1億美元,重點包括滿足“分散部署、機場戰損修復、基礎設施、武器供應、機動保障和油料存儲”等需求,以及依托“海上安全倡議”開展安全合作等。
國內配合“造勢”
這份“願望清單”公布後,美國內湧現不少支持者為其“造勢”。
軍方“自賣自誇”。“願望清單”的提出者戴維森宣稱,這份“清單”能夠有效懾止潛在對手針對美國的任何先發制人軍事行動。戴維森甚至將其與“歐洲威懾倡議”(美軍應對所謂俄羅斯威脅的歐洲軍力發展計劃)進行比較,稱該“清單”能夠對美國在亞太地區的潛在對手實施有效威懾。這份“願望清單”還得到美海軍及海軍陸戰隊部分高級將領的支持。
國會“彈冠相慶”。近期深陷政治纏鬥的美國民主、共和兩黨在“願望清單”問題上表現出難得一見的“團結”。美國會眾議院軍事委員會主席亞當·史密斯、參議院軍事委員會主席英霍夫等多位國會議員均對“清單”持肯定態度,稱其“提供了諸多重要信息”,能夠使“美軍在正確時間出現在正確地點”,確保“一個自由開放的亞太地區”。
學界“相見恨晚”。美國學界有聲音認為,雖然美軍近年來一直宣稱要將軍力部署重心轉移至亞太地區,但實際有“空喊口號”之嫌。薛瑞福和埃裡克·薩耶斯等從政經歷豐富的美國學者最近刊文稱,“願望清單”是美國軍方一份“遲到的禮物”,能夠讓美國在亞太地區的盟友和夥伴重拾“對美國軍力的信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