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真正實現困難重重
雖然“全域戰”作戰概念正在得到發展和驗證,但距離真正的實踐轉化還有相當長的路要走。
技術瓶頸有待突破。未來作戰中,某一領域的優勢很可能是局部和暫時的,而且對相關支撐技術會提出很高要求。在“全域戰”概念中,保證不同軍種的能力在時空上集成是一個需要首先解決的重大課題,單是整合各作戰中心就殊為不易,而更深層次上的、通過網絡空間的指揮控制系統來協調跨機構行動更是難上加難。另外,在衝突或拒止環境下,各種作戰數據增長迅速,且混有大量的冗餘和虛假內容,從帶寬容量到真偽識別等都存在難以在短期內解決的問題。其他關鍵技術挑戰還有態勢共享、精准授時、網絡和電磁對抗等方面。
法規制度尚需完善。“全域戰”的實現既需要技術的突破,也需要配套的組織結構、條令制度和決策流程。“全域戰”要構建可塑性強的部隊,必須有靈活匹配的指揮控制程序與之相適應,在指揮權限和指揮關係等方面取得重大變革,但目前美軍聯合作戰司令部的組織架構仍然主要適應於以軍種為主的作戰方式。此外,在裝備採購方面,美軍各個軍種通常也是各自為戰,這也是構建“全域戰”作戰力量需要克服的重要障礙。
思想認識存在局限。“全域戰”代表一種作戰概念的大融合,需要所有人員進一步強化聯合作戰的思想,但仍有不少人對於這種聯合至關重要的前提——無形的數據和通信,缺乏必要的重視。在美軍中,各軍種以自我為中心的思想觀念和利益羈絆無法在短時間內化解,軍費有限的情況下,他們一般會優先考慮本軍種部隊的建設而非聯合能力建設。從更宏觀的維度看,充滿冷戰思維的“全域戰”概念是否有不可調和的致命傷,在“大國競爭”中是否會導致全面戰爭或核大戰?如果類似問題不能解決,那麼“全域戰”這個被視為“開啟未來的關鍵”,恐怕開啟的只會是結局難料的“潘多拉魔盒”。
(來源:解放軍報;作者:李孟遠、鄭大壯——單位:軍事科學院戰爭研究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