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6月10日電(評論員 樂國平)6月7日,特朗普又一次在個人推特上語驚四座,他將矛頭對準小布什時代的國務卿科林·鮑威爾,指責後者以“伊拉克薩達姆政權擁有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為藉口攻打伊拉克完全是無中生有,用虛假的理由讓美國陷入了戰爭泥潭。特朗普此次攻擊鮑威爾的原因是,鮑威爾作為共和黨人,卻表態要在年底的大選中支持民主黨候選人拜登,引起特朗普不滿。
伊拉克戰爭2003年爆發,迄今已有17年歷史,但這場已奪走近百萬人生命的戰爭如今仍未結束,美國本以為其主要對手就是薩達姆政權軍隊,不料後來“基地”組織伊拉克分支、極端組織IS、以及伊朗支持的什葉派民兵先後崛起,打得美國大兵焦頭爛額。將美國深深拖入了戰爭泥淖。
伊拉克本是中東的富強國家,卻在1990年海灣戰爭後遭到了美國長達13年的制裁,繼而是17年的戰爭。伊拉克生靈塗炭、百業凋敝,國土四分五裂,內亂不斷。而且伊拉克的戰火還時常燒到周邊國家,給整個中東地區帶來不安。
古今中外,戰爭都講究師出有名。但也是從古代開始,大國強權為了實現其政治野心,不斷對其他國家發動侵略,而侵略的藉口五花八門,有些根本站不住腳。但大國強權的自負就在於,即使其開戰的理由荒誕,爾等又能奈我何。
古代盛極一時的羅馬帝國(包括其前身羅馬共和國),就經常編造出種種藉口對周邊國家,如迦太基進行侵略。迦太基等國在戰敗後,為了不亡國滅種,選擇接受羅馬開出的極為嚴苛的不平等條約,但這樣又能如何,最終羅馬在雞蛋裡挑骨頭,還是挑出了各種“迦太基沒有履行條約義務的證據”,將迦太基共和國徹底從地圖上抹去。
近代的西方列強師從羅馬,在瓜分亞非拉的時候編出了千奇百怪的理由。有的是倒打一耙,反咬對方威脅了其自身安全,還有的直接搬出了種族主義,宣稱亞非拉的“野蠻人”需要接受西方的“文明之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