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流程對抗,形成決策優勢
基於決策中心戰的馬賽克戰,以博伊德“OODA”作戰環為理論基礎,但關注點並非第1個“O”(觀察),而是打破對手的第2個“O”(判斷),使對手在掌握戰場態勢信息條件下,仍難準確判讀態勢,陷入反覆分析對方作戰意圖的“判斷-決策”循環,難以進入“A”(行動)環節,組織實施對抗行動。
借助馬賽克戰,未來指揮官可以在戰場上快速塑造態勢、靈敏機動布勢、持續刷新態勢,使對手難以有效跟進或疲於應對。另外,未來馬賽克戰力量體系的構建周期可能降低到以天、小時甚至分鐘為單位。美國防部高級研究計劃局官員聲稱,以往海軍陸戰隊組建並訓練一支空地任務連的時間是18個月。在馬賽克戰概念下,其組建時間可能縮短為幾小時甚至幾分鐘,這種速度完全顛覆傳統人員對塑造戰場力量體系的認知。通過近實時化構建力量體系,快速變換作戰體系,製造複雜多變的戰場環境,增加戰場的混亂性和不確定性,迫使對手陷入“判斷-決策”困境,遲滯其行動能力。
注重分布殺傷,賦能行動優勢
“全域泛在、分布殺傷”是基於決策中心戰的馬賽克戰的行動特征,也是指導兵力設計的重要準則。馬賽克戰統一各類傳感器、通信中繼和火力平台等各“端”的交互操作標準,基於泛在組網技術,將全域兵力“馬賽克化”後,分為觀察、判斷、決策、行動等模塊,形成由大量單一功能平台組成的彈性作戰體系,從而有效拓展作戰範圍,提升打擊效果。例如在地面作戰中,當特種作戰小隊在敵後發現敵地空導彈陣地後,通過無線電台呼叫上級火力支援,智能化指揮系統將自動匹配最佳打擊手段,可能是部署在附近的某炮兵旅、某艘驅逐艦或某架無人機等。
總之,在基於決策中心戰的馬賽克戰概念牽引下,基本作戰功能單元可以根據任務需求快速聚合與解散,對手很難識別作戰單元的內部結構和真實作戰意圖。馬賽克戰力量體系將根據任務需求組成任意殺傷網,其中存在無數殺傷鏈,能同時對多個目標形成多路殺傷,令對手防不勝防。由於殺傷網中存在大量冗餘節點,因此整個作戰體系具有更好的彈性,整體難以被干擾或破壞。即使部分節點遭破壞,也不影響作戰體系的整體效能。
(來源:中國國防報 作者:張元濤、王巍、林娟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