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0年7月23日12時41分,我國在海南島東北海岸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用長征五號遙四運載火箭將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發射升空,飛行2000多秒後,成功將探測器送入預定軌道,開啟火星探測之旅,邁出了我國自主開展行星探測的第一步。新華社 |
中評社香港7月24日電/躋身航天先進行列後,中國嘗試下一個大膽飛躍。其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周四發射升空。中國渴望表明能獨立管理複雜的星際探索任務,若登陸火星成功,將是難能可貴的。對中國來說,這不僅是國家自豪感。中國將太空探索作為未來發展的支柱。這不是中國首次嘗試前往火星。2011年那次失敗并非中國自己的原因造成。那之後,中國已積累許多令人印象深刻的航天成就。
美國《紐約時報》7月22日載文《中國將回答“天問”:能著陸火星嗎?》,文章說,分析師納姆拉塔•戈斯瓦米說,中國人正有計劃地建設太空戰略和後勤能力,并有地緣政治目標。中國希望在2030年前從火星收集樣本返回地球,與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和歐洲航天局一個目標相同的聯合項目展開競賽。傳統基金會中國太空項目專家迪恩•程說:“在中國人看來,太空涉及綜合國力的所有環節。”
另據美國《連綫》雜志7月22日文章《中國首次火星探測或創造歷史》說,火星是個極具挑戰性的目標,對中國來說,“天問一號”是在向其他國家傳遞一個信息:中國不再僅僅是太空探索的參與者,如今它是一名領先者。
傳統基金會中國太空項目專家迪恩•程說:“中國將展示其擁有世界一流的科技能力。”這不僅僅是為向世界展示力量。這也是國家自豪感很重要的一點,也是政治意志的勝利。
美國一直阻止中國參與國際空間站等合作項目。那些排他性政策迫使中國開發成為航天大國所需的技術和專業知識。太空項目專家瓊•約翰遜說:“他們認識到,自己獨立做這件事是有好處的。依靠自己就能控制計劃,不受美國政治的影響。”
“天問一號”是中國迄今對深空最雄心勃勃的探索,它凸顯中國太空計劃過去20年裡取得的巨大進步。中國尚未超越美國的地外成就。但中國的火星探測任務表明,這兩個航天大國之間的技術差距正迅速縮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