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軍兵力規模縮減和兵役期縮短,要求投入更多經費和資源發展尖端武器裝備。為此,韓國國防中期計劃提出,韓軍地面作戰力量將以機動化、網絡化為中心,發展軍事衛星通信系統-Ⅱ、戰術通信系統、營級戰鬥指揮系統、單兵作戰系統等;海上作戰力量將加強水面、水下、航空作戰能力,遂行立體作戰,2021年著手研發3萬噸級輕型航母,並發展6000噸級下一代驅逐艦,建造3600噸級和4000噸級潛艇;空中作戰力量將強化偵察監視能力,發展多層防禦能力,重點完善KF-16和F-15K戰鬥機性能,引進F-35A戰鬥機,發展韓國型KF-X戰鬥機等。此外,韓軍將積極利用第四次產業革命核心技術,推進武器裝備更新換代,大幅增加戰略預警、網絡作戰和太空部隊等新型作戰力量,研發小型偵察機器人、無人偵察車、微型無人機等,構建“人機結合”作戰體系。
難以擺脫對美依賴
韓國國防中期計劃對未來5年韓軍建設發展作出規劃,目標是加快實現自主國防,首要任務是盡快具備從美軍手中收回戰時作戰指揮權的各項條件。根據韓美達成的協議,實現戰時作戰指揮權移交,應滿足韓軍具備主導聯合作戰能力、韓國能夠應對核導彈襲擊、朝鮮半島及地區安全環境有利等三大條件,移交時間為2025年左右。
近年來,韓美一直在協商推進戰時作戰指揮權移交後兩軍聯合指揮體制、韓美聯合司令部構建等事宜。韓軍計劃2022年至2023年完成“戰略性打擊體系”和“韓國型導彈防禦系統”建設,為收回戰時作戰指揮權掃除障礙。美方則希望借此推動對韓軍售,鞏固韓美同盟關係。
在此背景下,一方面,韓國未來5年的軍力發展可能步入“快車道”,這也將使地區安全環境更趨複雜,韓國自身安全面臨更大的不確定性。另一方面,韓國在接受美國提供安全便利的同時,可能被其納入印太戰略整體布局,甚至被迫“選邊站隊”,喪失戰略自主性,面臨距離自主國防目標越來越遠的尷尬境地。(來源:中國國防報;作者:陳岳——軍事科學院戰爭研究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