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部戰區海軍某潛艇部隊執行海上戰訓任務(2019年8月20日攝)。新華社 |
擊敗蔣金良的,與其說是智能聲呐兵,不如說是張友奎。這位56歲的高級工程師,自35年前從軍校畢業後分配至某潛艇部隊以來,就再也沒有離開過。
隨著大數據、人工智能在軍事上的應用,數據正在成為新的戰爭制高點。就在習主席視察部隊後不久,張友奎和戰友們踏上了“向數據要戰鬥力”的新征程。
研製世界一流的水聲數據采集應用系統,構建海軍水聲數據建設運用演示驗證系統,推進水聲數據智能化實戰化應用……2年多來,張友奎和戰友們緊緊圍繞習主席視察部隊時的指示要求,準確把握現代條件下水下攻防作戰的特點規律,將水下信息對抗能力作為潛艇部隊新質戰鬥力的重要組成部分,突出以戰領訓,著力以研促訓,全面提升潛艇水下信息對抗實戰能力。
“這是部隊戰鬥力提升最快的2年,科研力與戰鬥力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緊密地結合在了一起。”張友奎說。
2019年6月,波譎雲詭的太平洋深處,一場新型潛艇新戰法演練正在進行。
如同深海游獵的巨鯊,某新型潛艇悄然突破反潛艦艇、反潛飛機和水下雷區構成的重重封鎖線,長途奔襲,蟄伏海底。
此時,目標也在悄悄向某新型潛艇逼近。訓練有素的官兵們利用新研製的某系統很快準確發現、識別目標,迅速發起致命一擊。
關鍵時刻的一劍封喉,源自平時無數次貼近實戰的艱苦磨礪!
“在這麼遙遠的距離上能夠發現、識別目標,這是此前從來沒有過的。”張友奎和戰友們興奮不已,更堅定了他們向科技要戰鬥力的雄心。
同張友奎一樣,對戰法創新、作戰樣式和訓練模式轉變刻骨銘心的,還有教練艇長劉雲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