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可部署結構實驗室剪彩儀式。 |
中評社北京11月11日電/據外媒報道,近日,美空軍研究實驗室新成立一個可部署結構實驗室,致力於研究能拓展小型衛星任務類型的高應變複合材料。
測試航天器
美空軍研究實驗室是美空軍專職科研機構,該機構主要負責航空航天作戰技術的創新、開發和集成。其新成立的可部署結構實驗室於2019年12月開始建設,今年10月29日正式運行。實驗室占地650餘平方米,耗資400萬美元(約合2643萬元人民幣)。據了解,可部署結構實驗室能在氣候受控、隔震等條件下測試航天器結構是否穩定,幫助美空軍研究實驗室進一步研究和開發高應變複合材料。
該實驗室研究工程師本傑明·烏里奧斯特在一份聲明中表示:“我們一直致力於研究混合結構衛星、可折叠結構和衛星小型化,並取得一定進展。”烏里奧斯特還稱,通常情況下,通信天線或太陽能電池板體積較大,需要大型衛星進行搭載和發射,如果使用高應變複合材料將其製作成可折叠結構,發射時折叠,進入軌道後再自動展開,就能擺脫對大型衛星的依賴。
除此之外,可部署結構實驗室首批試驗項目中,還有一個比較特殊的研究項目是測試在軌道上組裝和製造航天器的技術,名為“太空太陽能增量驗證和研究”計劃。原理是收集太空中太陽能,轉化成無線電頻率,然後傳輸到前沿作業基地。為完成該項目,美空軍和諾斯羅普·格魯曼公司簽署一份價值1億美元(約合6.6億元人民幣)的合同。
加強太空能力
今年以來,美空軍不斷深化高應變複合材料在航空航天領域的研發和應用。4月,隸屬於美國普渡大學的一家商業軟件供應商獲得美國宇航局的一筆撥款,用於開發一款軟件,為高應變複合材料制成的可折叠結構提供建模技術。洛克希德·馬丁公司也開發出一種複合航空材料,保護美國“流浪者號”火星探測器在進入火星表面、降落和著陸過程中不被損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