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何思慎。(中評社 鄭羿菲) |
中評社台北12月8日電(記者 鄭羿菲)針對中國外交部長王毅日前訪日本、韓國,輔仁大學日文系教授兼日本研究中心主任何思慎接受中評社訪問表示,美國準總統拜登上台前的空隙,給了中國穩住周邊各國的一段空擋,特別是對日本、韓國。日本首相菅義偉與中國都有階段性把對話溫度保持住的共識,韓國在對中關係上可能較日本更積極,只是中國也得顧及朝鮮,在周邊外交重要性上,日本還是高於韓國。
至於中日韓FTA,何思慎說,他認為基本上已經談妥了,就差最後一步中日韓三方首腦簽訂收割,但礙於近期日韓關係不太好,還得等日韓關係緩和下來,未來需要觀察三種可能,包括中國當東道主邀請日韓赴中簽訂、拜登調和日韓關係,或韓國總統文在寅下台後,下一任韓國政府會否化解日韓矛盾。
日本新任首相菅義偉9月上任,而在美國大選11月結束後,中國外交部長王毅在11月24日分別訪日、訪韓,並與菅義偉、文在寅會面,也拋出擬加速中日韓三方FTA議題。而中國在11月15日與日、韓、東協各國等共15國簽訂RCEP,中國似在東亞區域中扮演經濟火車頭角色。
何思慎,政治大學國際事務學院東亞研究所碩士、博士,曾任東京大學東洋文化研究所客座研究員,現為當代日本研究學會理事、輔大日文系教授兼日本研究中心主任。專長為日本外交,台、日、美、中四邊關係及日本政治。
何思慎接受中評社訪問時表示,美國大選結束後,民主黨的拜登還未上台,可以說是給中國穩住周邊各國的一段空擋,特別是在對韓國、日本與歐盟,都可看出中國團結這些主張多邊主義、自由貿易的國家,甚至在未來的科技面上能有一些合作,如中國的十四五計劃裡推動綠能等新的科技領域,而王毅訪日、韓,任務則是維持中日、中韓之間的對話溫度。
何思慎說,從王毅訪日的相關情勢解讀來看,菅義偉的對中態度基本上還是維持前首相安倍晉三的戰略忍耐政策,對中政策雖沒有新發展,但先穩住中日關係,畢竟美國政黨雖然輪替了,但未來拜登政府的對中政策也還不明朗。中日之間還是存在釣魚台問題,日本當然知道這是中日之間難解的重要問題,但日本似也不想因此而把過去安倍2017年打下的中日成果,在新冠肺炎疫情的衝擊下冷掉。
“中日之間,都有階段性把對話溫度保持住的共識。”何思慎認為,不過,在美國大選結束後,基本上菅義偉會把第一次的首腦外交訪日留給拜登,因此中國最高領導人習近平要訪日,時機上還沒有那麼成熟,但也不必然將王毅訪日沒有談到習近平訪日的議題,就解讀成中日關係不太好,菅義偉把“第一次”留給拜登,在日本外交裡是必然的,就如同武士道裡的“義理”,這一塊相信北京也是知道的,因此也不會強人所難。
何思慎指出,反而韓國在外交上可能比日本更積極地去經營對中國的關係,因為總統文在寅在對朝鮮政策上會希望有些階段性的成果,在文在寅剩下的一年多任期中,也只有中國可能對朝鮮還有點牽制力,因此韓國對中國的“膽子會放大一些”、走更積極些,畢竟韓國篤定美軍駐朝鮮半島攸關美國利益,美不會撤軍,但韓國還是會有限度。
何思慎說,只不過,對中國來說,周邊外交裡可能日本的重要性還是高於韓國,不能排除中國會把日本先擱著,反而先訪問韓國,但畢竟中國還得顧慮到朝鮮,即便發展中韓關係也不想去過度刺激朝鮮,因此訪韓基本上還是會跟訪日綁在一起,這樣的外交動作會比較平衡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