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12月16日電/中國經濟正處在快速發展和大變革時期。21世紀以來,中國經濟結構發生了許多變化。
北京日報發表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院教授、中國人民大學國家發展與戰略研究院研究員方福前文章分析,中國經濟呈現內向化趨勢。中國經濟內向化趨勢包括兩個方面。一方面,2007年以來中國外貿依存度和出口依存度持續下降;另一方面,總需求結構中的“三駕馬車”對經濟增長的作用發生了變化:內需對經濟增長的貢獻增大,淨出口對中國經濟增長的貢獻和拉動總體上是負數。
消費取代資本形成成為經濟增長的主要拉動力。2013年以前,最終消費和資本形成對經濟增長貢獻的大小是交替變化的,但是2013年以後最終消費對GDP增長的貢獻持續超過了資本形成。可以說,2013年是兩大內需對中國經濟增長貢獻和拉動的轉折點,此後中國經濟增長轉變到以消費為主要支柱的路徑上。
消費率偏低並呈下降趨勢。2003年以來,中國消費率一直在50%-60%之間,2010年最低為49.3%,近幾年始終沒有突破56%。中國消費率不僅低於發達經濟體,也低於中國周邊在文化和消費觀念上與我們接近的亞洲六國(印度、韓國、馬來西亞、菲律賓、泰國、越南)。對比人均GDP水平與中國相近的國家,中國居民消費率也是偏低的。
居民收入和勞動者報酬在國民收入分配中占比下降。根據資金流量表的數據進行計算和分析發現,21世紀以來,中國住戶部門通過初次分配獲得的總收入和通過再分配獲得的全部可支配收入在國民總收入中所占的比重都是呈現走低的趨勢。同時,自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後,中國住戶部門勞動者報酬占國民總收入的比重也出現了下降。
文章指出,中國需要通過進一步深化改革、擴大開放、結構調整和加快發展來應對上述趨勢性變化。其中一個重要的方面就是通過改革促進居民收入和勞動者報酬增長。
為了調動個人的積極性,需要通過進一步市場化改革,完善勞動者和企業家的激勵機制,營造寬鬆、自由的營商環境,從制度上保障個人的合法財產和合法收入,從法律和政策上維護、保障個人的創業權和自主擇業權。
通過要素市場化改革和提高生產要素的自由流動性,可以改善勞動市場價格扭曲,提高勞動要素的配置效率。在這個過程中,一部分勞動者的報酬會得到提高。但是,提高工資不應是增加居民收入的惟一途徑。如果工資上漲快於勞動的邊際生產率提高,必然會導致企業生產成本上升過快,這對企業發展和就業增長是不利的。此外,還有以下途徑可以提高居民收入和勞動者報酬:
第一,通過提高勞動力的流動性,擴大勞動者的自由擇業權和就業機會,法律和政策上允許勞動者合法兼職或擁有第二第三職業等途徑來增加勞動者報酬。第二,通過金融體制改革和發展擴大居民的資產選擇範圍和投資渠道,增加居民的經營性收入和財產性收入。第三,通過發展各類各層次的教育和在職培訓,提高勞動者技能和素質,提高居民的人力資本積累水平來增加居民的職業和工作崗位選擇機會,使他們的報酬和收入不斷提高。從長期來看,這個途徑至關重要。第四,進一步改革和完善收入分配制度,在初次分配中貫徹按勞分配、按貢獻分配原則,在再分配過程中貫徹公平公正原則,同時發揮非政府組織(NGO)和非營利組織(NPO)在再分配中的調節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