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系統把握當前及“十四五”時期經濟工作的重點
http://www.CRNTT.com   2020-12-24 08:12:24


為了更好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在明年乃至更長時期的經濟社會發展中,都必須更加重視推進高質量發展、更加重視推進共同富裕。
  中評社北京12月24日電/剛剛閉幕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就明年經濟工作進行了具體部署,明確要求堅持系統觀念,以高質量發展為“十四五”開好局,以優異成績慶祝建黨100周年。遵循堅持系統觀念的原則,在理論和實踐的結合中,需要準確理解並統籌把握“立足新發展階段、堅持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以推動高質量發展為主題,以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堅持扎實推進共同富裕,堅持統籌發展和安全”這幾個重點內容和相關工作部署,實現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謀劃、戰略性布局、整體性推進,最終實現更高質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續、更為安全的發展,為實現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奠定堅實基礎。

  立足新發展階段、堅持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

  光明日報發表中國宏觀經濟研究院產業經濟研究所副所長、研究員姜長雲文章表示,此次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強調,“適應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明年是中國現代化建設進程中具有特殊重要性的一年,我們正處於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的歷史交匯點,一方面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勝利在望,另一方面“十四五”期間將全面開啟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面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國內外發展環境發生了深刻變化,但中國發展仍處於重要戰略機遇期,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依然比較突出。準確把握中國進入新發展階段的內涵要義,必須高度重視中國社會主要矛盾的變化,深刻認識到當前發展中面臨的矛盾和問題集中體現在發展質量上。為了更好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在明年乃至更長時期的經濟社會發展中,都必須更加重視推進高質量發展、更加重視推進共同富裕。

  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在謀劃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十三五”規劃時提出“必須牢固樹立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建議》進一步強調“把新發展理念貫穿發展全過程和各領域”。在推進明年經濟工作以及謀劃“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時堅持新發展理念,需要高度重視這一理念的系統性、整體性和協同性,用辯證思維科學分析並統籌把握新發展理念各組成部分之間的關係,促進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發展協同聯動。比如,就創新發展與共享發展的關係而言,既要推動“堅持創新在中國現代化建設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有效落地生根,又要努力規避創新過程中財富向少數人加速集中,甚至“少數人迅速獲益,多數人被迫買單”的問題;既要鼓勵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的發展,更要重視促進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同傳統產業、業態、模式的融合發展,帶動傳統產業轉型升級,讓廣大人民更好分享創新收益、規避創新風險。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要求,“構建新發展格局明年要邁好第一步,見到新氣象”。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堅持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這是根據中國國情和發展階段、發展環境、發展條件變化提出來的,有利於充分利用中國超大規模市場優勢和內需潛力,更好應對國際環境不穩定性不確定性明顯增加的挑戰,重塑中國國際合作和競爭新優勢。構建新發展格局,重在暢通國民經濟循環,重在強調集中力量辦好自己的事。為此,需要重點解決影響國民經濟循環的難點,打通堵點,連接斷點,精准識別和管控風險源風險點,在此基礎上提升產業鏈供應鏈現代化水平,增強產業鏈供應鏈的穩定性和競爭力。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強調,“產業鏈供應鏈安全穩定是構建新發展格局的基礎”。比如,要實施好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工程,突破關鍵技術、核心技術瓶頸,幫助企業有效解決融資難融資貴融資繁和引進人才難的問題,加強產業生態和創新創業生態建設等。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不是“關起門來搞建設”,而是要更好發揮中國超大規模市場優勢和內需潛力,通過培育國內大循環更好地帶動參與國際大循環,通過參與國際大循環更好地引領提升國內大循環,使國內國際“兩種資源、兩個市場”更好地聯通互促,推進改革和開放融合提升,形成更加高質量、可持續的良性循環。

  以推動高質量發展為主題,以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

  文章分析,此次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指出,“要用好寶貴時間窗口,集中精力推進改革創新,以高質量發展為‘十四五’開好局”。中國仍處於並將長期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發展仍是解決一切問題的基礎和關鍵。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建議》將經濟發展取得新成效、改革開放邁出新步伐、社會文明程度得到新提高、生態文明建設實現新進步、民生福祉達到新水平、國家治理效能得到新提升,作為“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要努力實現的主要目標。在此背景下,立足新發展階段、堅持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都要求發展必須是高質量發展,是在明顯提升質量效益的基礎上統籌推進經濟、社會、文化、生態各領域的高質量發展。只有這樣,才能切實轉變發展方式,統籌推動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和動力變革,更好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比如,在推進綠色發展的問題上,要注意引導培育推進綠色發展的內生動力,推進綠色發展由外部壓力下的被迫選擇轉向提升質量效益競爭力、提升民生品質的自覺行為,實現綠色發展由運動式推進轉向自主機制性推進。正因如此,中央經濟工作會議要求加大對科技創新和綠色發展的金融支持,並對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工作,提升生態系統碳匯能力等做出明確部署。

  隨著中國消費水平的提高和消費結構升級,消費需求加速分化,日益呈現個性化、多樣化和優質化、服務化、綠色化趨勢,由此導致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要性和緊迫性凸顯。近年來,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雖然取得了積極成效,但就總體而言,供給結構的調整升級仍趕不上需求結構調整升級的步伐。此次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進一步強調“要緊緊扭住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這條主線”,以此優化供給結構和供給質量,增強供給體系面向需求、順應需求特別是創新供給激活和引導需求的能力,提升供給體系對國內需求的適配性。為實現這一目標,需要結合構建新發展格局特別是完善擴大內需的政策支持體系,推動形成需求牽引供給、供給創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動態平衡。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