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使組訓更科學,該師與鄰近的野戰醫院聯繫,邀請高原病專家為官兵開辦知識講堂,並對訓練進程科學籌劃。
像鄭永強這樣的“武教頭”,終於有了用武之地。他們嚴格按計劃落實訓練,班里戰士再也沒有出現過高原病的症狀。
“抓住難得的機遇和挑戰,講求科學練兵,部隊戰鬥力就會實現質的躍升。”該師領導認為,高原冬季練兵,要把握客觀規律、科學統籌規劃,處理好“燒卡路里”和“燒腦”之間的內在關係,既要錘煉“鐵腳板”,也要鍛造“金鑰匙”。
某合成團二營營長韓偉對此深有感觸。一次實彈射擊,由於沒有掌握嚴寒條件下的射擊要領,營里的“金牌射手”楊峰兵首輪7個目標只打中了2個。
“戰車是我的老夥計,但上了高原,它的‘脾氣秉性’和平時大不一樣。”射擊結束後,楊峰兵組織全營射手探索極端條件下的射擊要領,教材翻了好幾遍,筆記記了一大本,就連靶紙邊上都寫著心得。
“武器裝備內部機件受冷收縮,戰技性能異於平常。對於這種特殊情況,教材上是沒有具體數據參考的,要靠我們一槍一彈摸索出來。”半個月後的又一次實彈射擊中,楊峰兵和他的戰友們按照實踐總結的“極限射擊法”,炮響靶落。他興奮地說:“這半個月的努力沒有白費!”
極限射擊、極限越障、極限出動……這些被冠以“極限”的名稱,都是該師官兵在風雪中琢磨出來的,蘊含著寶貴經驗。還有那一組組新鮮出爐的數據,填補著特高寒條件下遂行作戰任務的一個個空白。
“打仗不看季節,訓練不分冷暖。”面對燃爆高原的練兵熱情,該師領導頭腦清醒:“儘管已經取得了一定成績,但面對實戰,我們要走的路還很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