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約舉行軍事演習。 |
中評社北京6月29日電/北約布魯塞爾峰會於本月中旬落下帷幕。各成員國在峰會上討論了應對俄羅斯、增加軍費開支等問題,通過了“北約2030倡議”,明確了北約未來10年發展方向。北約秘書長斯托爾滕貝格稱,布魯塞爾峰會“解決了事關聯盟安全的關鍵問題,作出了影響深遠的決策”。此次峰會看起來雄心勃勃,充滿“新氣象”,實際上北約內部深層次矛盾並未解決,未來發展仍需觀察。
綜合相關媒體報道,北約布魯塞爾峰會有以下值得關注的新變化。
一是高調呼籲團結。相比前兩屆峰會期間出現“美國退約”“北約腦死亡”等言論,本次峰會則試圖“開啟跨大西洋關係新篇章”。斯托爾滕貝格強調,在全球競爭時代,歐美必須團結一致。
二是觸角不斷延伸。在威脅判斷上,北約繼續強調俄羅斯和恐怖主義威脅,同時提出應對亞太地區大國崛起帶來的挑戰,更多關注網絡、混合戰爭和其他非對稱威脅。在安全合作上,北約強調繼續加強與傳統合作夥伴的關係,同時強化與澳大利亞、日本、新西蘭和韓國等亞太夥伴的務實合作。這表明北約觸角進一步向以亞太地區為重點的全球延伸。
三是目標更具野心。峰會通過了“北約2030倡議”,提出未來10年要加強政治磋商、集體防禦,增強韌性和技術優勢,加強合作夥伴培訓和能力建設,應對氣候變化等目標,並計劃於2022年峰會期間制定新的戰略概念。斯托爾滕貝格還提出,聯盟需增加軍事、民用和基礎設施預算。
布魯塞爾峰會看起來有很多新動作,實際上,象徵意義大於實質效果。
附庸本質沒變。眾所周知,北約已淪為美國打壓他國、攫取戰略利益的工具。無論是特朗普時期的“劍拔弩張”,還是拜登上台後的“美國歸來”,皆表明北約的發展走向由美國說了算。布魯塞爾峰會結果如何,同樣取決於美國的態度。儘管斯托爾滕貝格會後表示,北約需超越單個領導人,以抵禦各種政治風暴,但知易行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