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講座現場(視頻直播截圖) |
中評社北京7月8日電(記者 張爽)廈門大學一帶一路研究院兼職研究員、海南大學國際海法與爭端解決中心主任傅崐成7月7日舉辦題為“美國在怕什麼——為何始終不加入《聯合國海洋法公約》”的講座。他認為,由於拜登總統當年一直是《聯合國海洋法公約》及其附屬1994年《協定》的大力推動者,且目前一心要改變特朗普全球自我孤立的外交作風,合理推測,在其就任美國總統之後,應該會設法推動美國加入這一《公約》。美國如果正式加入了《公約》,大的戰略應該不會有明顯的變化,所謂的維護“航行自由”行動,仍將是其在南海攪局、防堵中國發展的主旋律。但是有了《公約》的拘束,美國在南海進行軍事鬥爭的性質,就當然披上一層法律的外衣。而這一層法律的外衣,將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中美之間的法理鬥爭的分量。這對於南海的和平發展還是有加分作用的。
傅崐成表示,從1982年里根總統發布聲明,指示按照《聯合國海洋法公約》利益平衡的原則來處理傳統的海洋使用權利義務問題以來,美國已經將此一《公約》當作一項習慣國際法來看待了。此外,美國加入這一《公約》(以及1994年《協定》),並不需要同時完成任何新的立法或修改任何舊的法律。
至於以共和黨人為主的反對者到底在反對什麼,傅崐成引用維吉尼亞大學海洋法律與政策中心主任摩爾教授(John N. Moore)在其為參院外交委員會提供的證詞中所列出的反對者的“迷思”指出,他們誤以為美國會把主權讓渡給一個新建立的管制海洋的國際組織;誤以為會造成美國歷史上最大宗的主動讓渡財富及放棄主權;誤以為該《公約》會把海洋交給聯合國管領;誤以為《公約》“設計把漁業、深海探礦權、全球污染等問題都交予一個新的全球官僚系統管理;誤以為《公約》首度給予聯合各國徵稅的權利;誤以為《公約》是一項創造“海洋大社會”的大陰謀;誤以為《公約》是激進左派推動建立世界政府的努力;誤以為加入《公約》會帶來沉重的財務負擔;誤以為《公約》旨在規範海平面上升以及冰帽融化後的權利主張問題等等。
傅崐成表示,由於拜登總統當年一直是《聯合國海洋法公約》及其附屬1994年《協定》的大力推動者,且目前一心要改變特朗普全球自我孤立的外交作風,合理推測,在其就任美國總統之後,應該會繼續先前自己在國會的努力,設法推動美國加入這一《公約》。儘管困難重重,但是,隨著美國國內政治、經濟、社會文化的迅速變化,假設在下一屆國會中,共和黨的席次明顯減少,或許兩黨真誠合作,一同協調好內陸州的利益,仍然有可能會擺脫舊思維,出現理性的國會決策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