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片來源:新華社) |
中評社北京11月30日電/據中國網評論,近日,美國商務部工業與安全局再次以“違反美國國家安全或外交政策利益”為由,將12家中國企業納入出口管制“實體清單”。
早在6月和7月,美國政府就曾以“強迫勞動”為由,連續兩次將多家中國企業列入“實體清單”。所以,美國當前再次拉長對華出口管制“黑名單”的做法並不令人感到意外。但是美國政府最新行動,既具有一貫的戰略需要,也有新的現實考慮:
布局長期對華戰略競爭,遏制中國軍事科技發展。視中國為“戰略競爭者”、遏制中國發展腳步已成為美國政界的共識,並未因總統換屆而有任何改變。美國商務部直言,當前限制措施是為防止美國新興技術被用於支持中國軍事應用的量子計算等科技領域發展,以及限制中國軍方獲得現代化電子產品的能力。美國希望以此維護對華戰略競爭優勢,限制中國軍事科技發展,零和博弈思維根深蒂固。
延續經濟民粹主義,不棄對華施壓工具。長期以來,美國始終把出口管製作為行使經濟霸權、打擊經貿夥伴、維護自身利益的有效工具。在具有競爭力的領域迫使他國“自由開放”,在遭遇競爭威脅的領域就“關門保護”。特朗普在任內更是把這種經濟保護主義和民粹主義發揮到極致。而拜登也繼承了這一做法,繼續把出口管製作為對華施壓和談判叫價的籌碼。
搭建“小院高牆”,重塑美國主導的產業鏈。當前美國正在關鍵和新興技術領域採取“小院高牆”政策,把產業鏈的核心技術牢牢鎖控在國內,築起院牆、防止外洩和他國“滲入”,而在中低端產業鏈領域繼續採取合作姿態,以拓展他國市場獲得現實經濟利益。戴琪的中美經貿“再掛鈎”言論也強調,美國不尋求與中國脫鈎,但美國必須要確保自身產業鏈彈性,牢牢占據強有力的高端位置。由此可見,當前美方提升對華出口管制做法,只是在“小院高牆”“再掛鈎”政策下的具體實務操作,實則是防止中國企業向產業鏈高端移動,重塑美主導下的國際分工新模式。
鞏固執政基礎,著眼中期選舉。最近,拜登過得並不順利,執政支持率以超出預期的方式顯著下滑。據RCP平均民調顯示,拜登執政支持率僅為41.6%。因府會分歧、兩黨對立,拜登政府推動經濟的核心政策支柱《重建美國未來法案》遇阻,在協調12月初將至的債務上限和政府繼續撥款問題上毫無共識。這些關鍵問題均影響著民主黨2022年的中期選舉。拜登急需以對華強硬凝聚國內政治共識,鞏固執政支持,推動相關重要法案在國會“通關”,著眼2022年中期選舉,布局2024年總統大選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