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年11月22日上午,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北京以視頻方式出席並主持中國-東盟建立對話關係30周年紀念峰會。中國東盟正式宣布建立中國東盟全面戰略夥伴關係。(圖片來源:外交部網站) |
中評社香港12月15日電/潛艇具有隱秘性,不過貿易的隱秘性更強。兩者都帶來安全——前者靠威懾,後者靠相互依賴。但貿易帶來的安全會持續更長時間。
美國《外交政策》雙月刊網站12月12日載文《在亞洲,中國的長期博弈勝過美國的短期博弈》的文章,作者是新加坡國立大學亞洲研究院傑出研究員馬凱碩,文章說,這一對比凸顯了華盛頓在“印度洋-太平洋”地區的短期博弈與北京展開的長期博弈之間的差異。美國正押注於和澳大利亞及英國簽署的澳英美安全協議,主要內容是承諾向澳大利亞交付潛艇。中國正押注於利用貿易來爭取鄰國的支持,尤其是東南亞國家聯盟這個亞洲地區最成功集團的成員國。
表面上看,澳英美聯盟三個成員之間的關系穩固,基本上保持著一致的看法。另一方面,東盟看上去組織鬆散。對於美中之間日益加劇的對抗,東盟也難以形成前後一致的應對措施。此外,它也無法讓紛亂的南海局勢平靜下來。不過,如果說東盟過於軟弱,無法將自己的意志強加於成員國,更不用說強加於其他國家,那麼這種沒有強制力的軟弱卻也正是它的長處所在,讓這個集團能够在本地區及更廣泛的區域建立信任。
1971年,我第一次以新加坡官員的身份參加東盟會議。剛走進會場,就能感受到五個創始成員國之間濃重的不信任。20年後,我作為新加坡高級官員又參加類似的東盟會議,發現不信任的陰雲已蕩然無存。相反,印度尼西亞文化所倡導的協商與共識感染了東盟。這種協商與共識的氛圍逐漸創造了地緣政治奇跡,有些奇跡非常隱秘,以至於該地區以外的人鮮少注意到這一點。
越南戰爭期間,東盟支持美國。越戰結束後,越南和東盟之間的敵意和不信任顯而易見。不過在冷戰結束後,東盟讓越南融入了該地區經濟,幫助這個國家崛起為又一個經濟奇跡。越南從東盟那裡學到的最重要的經驗是,即便是和對手,也要開展貿易往來,就像東盟創始成員國通過貿易克服了對彼此的不信任。簡而言之,東盟的文化造就了和平與繁榮。
重要博弈處於經濟領域
東盟取得的另一個重大突破是加強了日本和韓國之間的經濟接觸。近年來,首爾和東京之間既無磋商,也無共識。盡管如此,東盟還是說服這兩個東亞鄰國與它們之間(也包括中國)簽署了一項自由貿易協定,也就是東盟發起的《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系協定》(RCEP)。該協定於2020年由東盟十國、澳大利亞、新西蘭、中國、日本和韓國共同簽署。事實上,RCEP對經濟的提振作用將主要源自經濟實力雄厚的中國、日本和韓國的融入。是東盟實現了這一很少有人注意到的奇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