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凌所在空軍航空兵某旅組織飛行訓練,殲-20戰機批次滑出(1月7日攝)。新華社 |
“沐浴‘第一’的榮光,我們收獲許多‘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李凌深有感觸地說,“先進戰機多次先期裝備我們,重大任務大多讓我們當先鋒、打頭陣。”
然而,前輩打出了“第一”,不代表後來人依舊“第一”。空軍組織第一屆對抗空戰競賽考核,這支部隊派出“王牌團隊”,李凌隨隊出征。
沒想到,第一個比賽日,他們被對手以166∶59的大比分淘汰。
那一戰,他們的飛機性能占優,空戰經驗豐富,戰鬥精神也毫不遜色。然而,就在他們還在比誰機動時載荷拉得更大、動作更迅猛時,名不見經傳的對手,已依托電子攻防占據了戰場制高點。
166∶59這組數字,被他們澆鑄成牌匾,鑲嵌在空勤樓門廳內。牌匾的對面,就是李漢的雕像。
歷史與現實、榮耀與失敗的對望,時刻激勵著李凌和戰友們。
沒人知道,他們吃過多少苦,冒過多少風險。人們記住的是,在此後空軍對抗空戰競賽考核中,他們連續3年勇奪團體第一名。
“三連冠”並沒有讓他們驕傲,每次勝利後都是一場自上而下的檢討反思。李凌說,他和戰友們深知:“第一”是個動態的演進過程,只有永不懈怠地努力,“第一”才可能垂青你。
旅史館里的一座沙盤,標記著他們不斷挑戰極限、突破自我,實現空軍部隊一個又一個“首創”的航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