訓詞千鈞重,授旗寓意深。該旅官兵把黨和人民賦予的神聖使命裝進胸膛、扛在肩上,朝著新的夢想與榮光進發。
一級軍士長何賢達是該旅組建時的首批“開路先鋒”,創下多項全旅軍事訓練紀錄。他至今記得換上火箭軍新臂章時的激動心情:“當時一夜未眠,從‘兵’到‘軍’就得有新目標、新擔當、新作為。”
可是,這支導彈旅的“佩劍”有點“老”,是某型常規導彈武器。得知兄弟部隊列裝新型導彈,何賢達和戰友們很是羨慕。
裝備的差距並沒有讓大家懈怠,反而逼出了強烈的緊迫感:劍不如人,劍法必須過人!
沙場試劍,陣地演兵。何賢達帶領發射單元圍繞“把老裝備練到極限、用到極致”的目標先訓先試,日復一日潛心砥礪,探索出全崗訓練、減員操作等訓法戰法,為立足現有裝備打勝仗打下堅實基礎。
伴隨新時代的勝戰號角,老裝備展現出新威力。從隆冬到盛夏,從南國到西北,官兵帶著新的“東風劍譜”縱橫馳騁,出色完成數十項重大演訓任務,一聲聲巨響,打出了先鋒勁旅的新風采。
“每一次輝煌的戰績,都是全旅官兵重整行裝、奮進強軍的新起點。”該旅領導介紹,隨著深化國防和軍隊改革不斷推進,武器裝備戰線捷報頻傳,大型驅逐艦、高性能戰機、新型導彈等大國重器不斷列裝,他們也迎來了“換劍”的新機遇。
不久,好消息在該旅傳開:某新型導彈即將列裝。官兵士氣高昂,該旅黨委一班人卻有更深入的思考:調整改革與裝備換型同步推進,備戰打仗與轉型發展深度耦合,如何防止戰鬥力出現波動,確保隨時能戰?
兵不可一日不練,戰不可一日不備。一個“備”字、一個“戰”字,是這支導彈旅標定多年的“能力坐標”,也是備戰打仗的目標。面對改革強軍的新體制、新職能、新使命,這樣的能力從哪裡來?這個目標如何達成?該旅黨委在積極謀劃,官兵們也在深入思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