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烏克蘭作為將俄羅斯的天然氣輸往歐洲的重要能源過境國, 嚴重影響歐洲能源安全。 |
|
圖一:全球無人機市場份額預測 |
中評社╱題:從歐亞大陸地緣經濟格局看俄羅斯技術轉型與俄烏衝突 作者:張屹(北京),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助理研究員、博士
【摘要】歐亞大陸域內各國經濟水平、產業結構、能源結構千差萬別。中亞國家和高加索地區能源豐富,對中資企業具有重要戰略發展意義,而東歐國家普遍勞動力不足、老齡化嚴重。這既是由地緣政治因素造成,也受到宗教、文化層面影響。2021年底以來的俄烏衝突,應該放在歐亞大陸的地緣經濟格局中去理解,背後隱藏的一層動因在於重塑歐洲新安全秩序的同時解決俄羅斯國家安全隱患與合法性危機。俄羅斯目前正在兩個領域努力實現數字主權:技術獨立和信息管控。隨著不斷攀升的與西方國家的衝突以及來自國內的合法性危機,俄政權寄希望於通過管控數字產業來實現安全、穩定。俄地緣經濟因素的背景因素考量往往被學界所忽視。
一、歐亞大陸的經濟發展前景展望
從人力資本、人口形勢、經濟要素等指標分析,前蘇聯加盟共和國中最為發達的七個經濟體:愛沙尼亞、拉脫維亞、立陶宛、阿塞拜疆、哈薩克斯坦、俄羅斯、烏克蘭以及其他域內重要國家在未來的經濟展望并不樂觀,至2050年其經濟形勢呈現出能源危機、人口老齡化、勞動力短缺等諸多問題。
1.人口方面。根據英國經濟學人信息部的預測,至2050年,域內國家的人口變化會出現“一增一減”,蘇東地區總人口將增長5.2%,其中,阿塞拜疆、哈薩克、吉爾吉斯、塔吉克、土庫曼與烏茲別克等6國將持續增長,從2020年至2050年將以34.5%的平均速度持續增長;①而域內其他國家同時期將以13.9%的平均速度持續下滑,其中尤以拉脫維亞、立陶宛、烏克蘭最為嚴重。人口下滑的國家將同時面臨人口老齡化、勞動力不足的情況,這些國家的失業率因此會降低,但是人力成本將隨之攀升。俄羅斯將通過從前蘇聯國家引進移民來彌補本國人口減少、勞動力短缺問題,但并不能從根本解決俄羅斯人口下滑趨勢。
2.經濟領域。自2020年至2050年,本地區GDP將以每年1.8%的平均增速增長。前15年大約保持在2.1%,後15年大約保持在1.6%。人均GDP預計在30年內保持在2.1%,②遠低於歐盟國家水平。而愛沙尼亞和立陶宛被認為屬於例外,包括在經濟改革、技術創新、氣候變化政策領域,都不在此列。像塔吉克、吉爾吉斯、摩爾多瓦、南高加索國家等相對落後,起步較晚,卻具有後發優勢,趕超效應明顯,對於那些偏好新興市場的企業具有較大投資吸引力。然而這些國家由於政治不穩定因素,對本國投資以及外國投資都將持續產生負面影響。
3.能源危機。本地區國家受到能源問題和人口下滑因素的共同影響,經濟增長將在未來30年受到嚴重制約。儘管波羅的海沿綫國家的經濟增長緩慢,但較域內其他國家表現較為突出,其中愛沙尼亞和立陶宛的人均GDP將在2050年接近德國人均標準。前蘇東地區其他國家由於人口老齡化和勞動力短缺,將呈現財政緊縮,阻礙了增長潛力。阿塞拜疆、哈薩克、俄羅斯作為石油輸出國,將面臨全球能源轉型的重大挑戰,并面臨石油需求國共同壓低能源價格的風險。統計分析明確認為這一能源困境將在2040-2050的十年間凸顯出來。最終氣候變化引發的危機將進一步制約本地區的經濟增長前景。
4.氣候變化。儘管北極地區升溫給俄羅斯帶來了一些實惠,如冰雪融化為其開闢了北極貿易運輸航綫,但對於域內其他國家就沒有那麼幸運了。森林大火愈發頻繁,森林砍伐愈發嚴重。波羅的海的海平面上升率遠遠高於歐洲部分。如果波羅的海國家與俄羅斯采取緩解措施,這一趨勢可能被推延至2050年後。與此同時,中亞地區的水資源將持續面臨匱乏,對於中亞地區的農業和水力發電都會造成嚴重制約。
從東歐到中亞,雖然同屬前蘇聯地區,然而域內各國的經濟水平、產業結構、能源結構千差萬別。中亞國家和高加索地區能源豐富,對中資企業相對友好,東歐國家勞動力不足、老齡化嚴重。這既是由地緣政治因素造成,也受到宗教、文化層面影響。是應該像當年成吉思汗那樣打通歐亞大陸,還是應該面對當下立陶宛的強硬立場迂迴繞行,在歐亞大陸的產業布局,既有機遇、又有挑戰。機遇在於廣袤的政治空間和豐富的自然資源,挑戰在於複雜的地緣格局和人口、社會、經濟結構。歐亞大陸是一盤大棋局,下好這盤棋,恐怕也需要30年。
二、尋求域內創新驅動的新要素:俄羅斯數字化戰略分析
俄羅斯目前正在兩個領域努力實現數字主權:技術獨立和信息管控。隨著不斷攀升的與西方國家的衝突以及來自國內的合法性危機,俄政權寄希望於通過管控IT產業來實現安全、穩定,其效果對於技術創新、數字經濟的發展都是至關重要的。德國與歐盟都需重新審視其在俄利益,并就俄對IT市場的監管機制進行協調。
(一)俄數字經濟現狀的四個核心要點
1.俄政府對於實現技術主權尚無足够資源;2.儘管俄在近年來實現了網絡監管的技術進步,然而一旦與全球網絡系統或外部技術脫鈎,必然對其國內民衆和經濟造成嚴重後果;3.俄公共基礎設施和民營企業嚴重依賴於西方技術支持,且這種依賴將長期持續下去,這將賦予德、美、歐盟三方以重要戰略抓手,形成對俄威懾,同時維繫著俄與歐盟兩地公民的民間交流;4.由於在俄密集投資,對俄IT產業快速更新的規則,德、歐都應審慎關切。
(二)俄數字主權的制度支撑與社會剝離
俄通過構建強大的法律體系和無數監管規則在過去十年來塑造其數字主權,這一過程伴隨著俄政府與社會的剝離以及對西方的地緣戰略衝突。俄數字戰略的兩大目標,一是在全球IT產業競爭中實現數字主權,二是在國家安全層面實現網絡主權。俄數字市場在某些方面具有一定的競爭性和多元性,使得其發展數字主權存在一定空間。然而俄安全機構對數字領域的管控不斷加深,安全利益與創新、發展所要求的自由經濟矛盾凸顯。在國家安全與技術管控的大背景下,數字主權的概念愈發顯得狹隘。俄通過強大的技術手段來審查國內大型IT企業,這對於那些有競爭力的企業來說是毀滅性打擊。目前一些IT巨頭已將其總部從俄境內移至境外,尚存的一些IT巨頭也先後被西方國家的企業所并購。此外,由於大量本國IT畢業生流失境外,導致在俄IT領域的人力資源極度短缺。
(三)俄技術自主的內在邏輯
儘管對中西兩方,俄似乎是一邊倒。但實際上俄對於中國技術標準頗為不情願,也不願與美歐技術脫鈎。俄的安全考慮是,一旦對中國IT領域產生技術依賴,會存在多種隱患,尤其在中美技術對抗的格局下,美對中企制裁的負面效應可能殃及池魚。因此俄向中國科技領域靠攏的預判尚無法成為現實。而從當前俄歐關係、俄美關係的緊張局勢來看,未來俄如何平衡實現其技術自主,尚且存疑。
這給中資企業的啓示主要在兩方面:第一,美歐技術標準正受到挑戰,俄并非技術強國,然而地緣衝突和主權之爭給跨國公司帶來了選擇的機遇和發展的空間,在歐的俄資企業和中資企業有技術合作的潛在可能性,也有轉化歐洲標準的潛在話語權;第二、俄政府表面上擁華,骨子裡親西方,中資企業在歐布局,須警惕俄“技術自主”的潛在威脅,一邊拉一邊打。
三、俄烏衝突中的第三方干預——以土耳其為例
(一)土耳其在俄烏衝突中的角色與影響
2022年2月21日,俄羅斯正式承認烏克蘭東部的頓涅茨克和盧甘斯克地區為獨立國家,并與這兩個分離地區的領導人簽署協議。次日,土耳其拒絕俄羅斯承認烏克蘭東部分離主義地區頓涅茨克和盧甘斯克為獨立國家的決定,稱這是“不可接受的”。土外交部在一份聲明中表示:“俄羅斯聯邦承認頓涅茨克和盧甘斯克為所謂的共和國的決定,除了違反《明斯克協議》外,還明顯侵犯了烏克蘭的政治統一和領土完整。”土官方認為俄羅斯聯邦的決定是不可接受的,對此不予承認,并重申致力於維護烏克蘭的政治統一和領土完整。
“高加索穩定與合作平台”是土耳其參與地區安全機制合作的有益模式。土耳其對外高加索的政策由地緣政治因素和文化融合因素共同驅動,并受到自身外交政策以及地區、域外國家的影響。其中,與俄羅斯傳統的地緣競合關係是影響土耳其外高政策的關鍵因素。土耳其的外高政策基於現實主義考量,以對話合作代替強制衝突,既強化與地區國家合作以分化俄羅斯力量,又與俄羅斯保持默契,管控地區安全問題上的分歧與衝突。③
烏克蘭作為將俄羅斯的天然氣輸往歐洲的重要能源過境國,歷史上多次引發過斷氣事故,嚴重影響歐洲能源安全。為保障輸氣安全,俄一直在減少過境烏克蘭的天然氣總量,尋求可代替烏的能源過境國。早在2014年出現烏克蘭危機後,“南流”天然氣管道夭折,“土耳其流”應運而生。致使土耳其對俄羅斯天然氣輸送的影響力提升,是俄參與國際能源運輸的重要一環。為進一步擴大在國際能源市場影響力,俄近年來致力於海外能源投資。而土耳其對於俄政府和俄能源公司都是有利可圖的市場。俄在土通過建立合資公司、子公司和收購公司股票等方式在能源零售市場和電力市場都占據一定份額。④土耳其與俄羅斯、烏克蘭同為黑海沿岸國家,三者具有特殊的地緣政治關係。
俄烏衝突發生後,埃爾多安在安卡拉安全峰會上公開聲稱,俄羅斯的軍事行動違反國際法。土耳其外交部要求俄羅斯“尊重國家領土完整和主權的必要性”,反對其使用武力改變烏克蘭邊界。雖然與北約盟國一同支持烏克蘭主權,譴責俄羅斯軍事行動,但一直沒有對俄實施制裁,沒有切斷同俄關係。土耳其參與并試圖斡旋這場衝突,是重修與美歐關係的最佳時機,對土而言,俄的價值在於可用來作為對美施壓的工具。如果土可以維繫住這一脆弱的戰略平衡,那麼有望在緩解國內經濟危機的同時鋪平通向歐盟的道路,且與俄緩和關係。土聲稱為了保持對華渠道暢通,不會對俄實施制裁。從這一點來看,外界判斷土耳其將是俄烏衝突的最大贏家。
(二)技術轉型中的安全衝突:無人機出口政策
在歐亞大陸地緣戰略格局中,土耳其出於特殊且重要的地位,土耳其正致力於鞏固其無人機出口國的國際地位,最大限度維護武器出口貿易法規及管制規定。無人機逐漸成為很多國家甚至非國家行為體青睞的工具,成本低廉卻優於進攻與防禦兩方面。土耳其一直在發揮其國產無人機從西亞北非到南高加索等戰區的顯著性能,穩步提升無人機出口數量。
土無人機出口政策在吸引國際注意力的同時也不時引來批評。典型案例是2021年12月美國政府公開譴責土耳其無人機參與在埃塞俄比亞提格雷地區人權事件,而土方辯解稱此行動考慮了各方利益并嚴格遵守了武器銷售中有關人道主義條款。
土耳其應采取具體措施來鞏固其負責任的無人機出口國形象,以及武器貿易市場的競爭力,這就要求首先實現交易透明度。排除外部猜測就要恪守必要義務,例如嚴格遵守多邊出口管制機制與國家憲法的基本原則,規範引導無人機交易政策,也可考慮就無人機技術與軍事行動開啓北約盟友的內部磋商。
無人機在全球範圍內的軍民兩用屬性都在不斷提升。有專家預測軍用無人機的市場份額將從2021年的110.3億美元上升到2026年的480億美元。⑤日益廣泛的無人機應用範圍包括從情報收集、邊境管控到反恐。而大數據管理和人工智能等領域正逐步被整合進無人機技術中來,從而加速了這一領域的繁殖和“產業復興”。土耳其正瞄準市場契機,藉助新一代無人機技術與先進能力向市場推進,使得無人機生產成為土國防產業的標杆。土傳統武器出口以小型武器和個人裝甲設備為主,如今轉型到無人機、小型護衛艦、中程導彈等,潛艇的生產出口也正處在朝陽之中。⑥烏克蘭在2021年10月26日的軍事衝突中曾使用土生產的無人機來防禦來自俄羅斯的榴彈攻擊,此事引發了德法兩國的嚴重關切。俄土兩國為此還大打口水戰,相互指責。
(圖一:全球無人機市場份額預測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