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兵對抗,最考驗指揮員的應變能力。臨機處置是否得當,取決於指揮員是否能正確理解戰略意圖,是否能根據大局和戰場情況正確定位自身角色。
空中突擊力量,是作為平面突擊力量開展輔助攻擊,還是作為一支單獨力量奪占前沿要點、破襲作戰目標?通過多次參加對抗演練,孫繼來對戰場情況的分析判斷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對抗訓練,逼迫指揮員面對不斷變化的情況展開分析研判,這也正是實兵對抗的魅力所在。”該旅作訓科科長徐龍說。
“戰場態勢瞬息萬變,你永遠無法預測所有情況。祗有不斷經歷各種情況,才能逐步積累經驗。”這一點,二級上士周一康深有感觸。
一次對抗演練,任務海域風高浪急。周一康從沒有遇到過這麼大的風浪。
兩棲步戰車上岸時,特情發生了——周一康駕駛的步戰車履帶剛著地,兩個拍岸浪接連撲過來,戰車一下子橫了過來。
情急之下,車長胡文磊喊道:“不要轉向!”周一康沒有慌張,他使勁扳著方向盤,憑借過硬的技術和經驗,將戰車的方向對正,順利完成後續作戰任務。
“作為一名海軍陸戰隊隊員,我要做的就是像打仗一樣去訓練,在任務中摸索如何‘活’下來、打得贏。”周一康說,“作為一名裝甲兵,我要熟練掌握專業技能,發揮出裝備的最大效能。只要祖國一聲令下,我將隨時奔赴戰場。”
勝戰能力既來自“知彼”,也來自全方位“知己”
學習黨的二十大報告,官兵們對未來海軍陸戰隊的發展目標越發清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