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軍坦克在俄烏衝突中暴露的弱點也引起各國關注。幾乎就在同一時間,美歐相繼推出各自的新一代主戰坦克:美國的M1X主戰坦克和德國的“黑豹”主戰坦克,它們明顯針對俄烏衝突中暴露的坦克弱點進行了改進。美歐新一代坦克的出現,也從另一個方面證明西方正對“陸軍無用論”進行反思。
局部衝突也比拼戰爭潛力
從持續時間和交戰規模看,俄烏衝突的確稱得上“數十年之最”。相比以往局部衝突主要比拼的是現有技術裝備,俄烏衝突長期化後,開始進入比拼雙方戰爭潛力的狀態。值得注意的是,隨著衝突時間的延續,不但俄烏已經精疲力盡,大力支持烏克蘭的美歐也同樣被捲入這場戰爭泥潭難以脫身。
烏軍主戰裝備數量有限,俄軍針對性打擊烏克蘭重工業設施後,烏軍裝備已經幾乎完全依賴西方援助。美國《星條旗報》稱,俄烏衝突剛持續了一個多月,巨大的戰爭消耗就幾乎已經搬空了西方彈藥庫。烏克蘭明確希望美國每天提供500枚“毒刺”和500枚“標槍”導彈,而這幾乎相當於美國每月的產量。在高強度的炮戰中,烏軍每天發射數以千計的大口徑炮彈,為補充戰場消耗,“美國陸軍的彈藥儲備已經下降到危險境地”。這場衝突還暴露了歐洲各國的軍力弱點。由於實際裝備的重型武器數量有限,即便德國、法國等傳統軍事強國每次也只能提供個位數的大口徑火炮。但美國《紐約時報》稱,西方援助烏克蘭的各型火炮已經損失了超過1/3。
俄羅斯也幾乎耗盡了現有戰爭儲備,要求國防工業全速生產滿足軍隊需要。俄軍在俄烏衝突初期對基輔和哈爾科夫的突擊行動失敗後,損失了大量主戰裝備,不得不重新啟用蘇聯時代的坦克和火炮。由於西方嚴厲制裁,俄軍先進導彈所需的電子設備供應也受到很大影響,直接制約了相關武器產量。
來源:環球時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