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們要站在新的更高起點上,把握好大灣區建設的優勢、高度和方向,把握好大灣區建設新的階段性方位特徵。
|
中評社北京7月19日電/建設粵港澳大灣區,是習近平總書記親自謀劃、親自部署、親自推動的重大國家戰略。今年4月,習近平總書記在視察廣東時強調,要使粵港澳大灣區成為“新發展格局的戰略支點、高質量發展的示範地、中國式現代化的引領地”。
深圳特區報發表廣東省社會科學院黨組副書記、副院長,廣東省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李宜航文章表示,習近平總書記賦予粵港澳大灣區“一點兩地”新的戰略定位和歷史使命,為建設粵港澳大灣區指明了前進方向、注入了強大動力。我們必須擔負起這一新的歷史使命,縱深推進新階段粵港澳大灣區建設,不斷在全面深化改革開放上取得新突破。
錨定粵港澳大灣區“一點兩地”戰略定位
文章分析,“一點兩地”的戰略定位,在時代坐標上明晰了大灣區所處的歷史方位,在戰略層面上集成了大灣區具備的叠加優勢。我們要站在新的更高起點上,把握好大灣區建設的優勢、高度和方向,把握好大灣區建設新的階段性方位特徵。
競爭優勢鞏固提升,發展底氣更足。自《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實施以來,取得了階段性成就,大灣區交通區位條件好、國際化程度高、經濟活力強、產業體系完備、創新要素集聚的優勢得到強化。與世界上紐約灣區、舊金山灣區、東京灣區三大灣區相比,粵港澳大灣區的面積大於其他三大灣區面積之和,常住人口目前超過8600萬,10年間人口淨增了35%,增速在四大灣區中遙遙領先,日益釋放出強烈的“虹吸效應”,散發出“近悅遠來、群英薈萃”的區位吸引力。如今,粵港澳大灣區產業競爭力更加強大,正加快邁向全球價值鏈中高端。2022年,粵港澳大灣區經濟總量已超13萬億元人民幣。實踐證明,雖然當前世界經濟不確定性增多,但我們依然有信心、有條件、有能力推動粵港澳大灣區建設行穩致遠、更上層樓。
“一國兩制”實踐的內涵更加豐富,創新空間更廣。粵港澳大灣區充分發揮綜合優勢,創新體制機制,促進要素流通,粵港澳三地協作漸入佳境。三地之間既有“硬連接”——廣深港高鐵等打造“軌道上的大灣區”、港珠澳大橋飛架三地、深中通道海底隧道成功合龍,“澳車北上”“港車北上”相繼實施;又有“軟聯通”——“深港通”落地實施、部分職業資格實現互認、“灣區標準”規範銜接;還有“心相通”——得益於日漸高效的通關模式和良好的營商環境,港澳居民來粵投資創業、居住生活更加便利,大灣區日益成為港澳居民生活就業、追逐夢想的舞台。實踐表明,粵港澳大灣區是在一個國家、兩種制度、三個關稅區、三種貨幣的條件下建設的,國際上沒有先例,只要大膽闖、大膽試,就一定能開出一條新路來。
深刻把握粵港澳大灣區新的歷史使命
文章指出,習近平總書記在視察廣東時強調,要使粵港澳大灣區成為“新發展格局的戰略支點、高質量發展的示範地、中國式現代化的引領地”。我們要更加自覺地把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放在全國發展大局中思考、謀劃和推動,深刻認識“一點兩地”新的歷史使命,在新征程中知所趨赴、久久為功。
在暢通國內大循環、促進國內國際雙循環中展現更大擔當,打造新發展格局的戰略支點,這意味著大灣區要更好找准自己在國內大循環和國內國際雙循環中的位置和比較優勢,把服務構建新發展格局同推進大灣區建設緊密銜接起來,著力強化在新發展格局中的支撐、鏈接、服務功能。要積極發揮大灣區需求巨大、“買全球、賣全球”的市場優勢,為全國暢通國民經濟循環創造穩固基礎;發揮區域創新能力強、科技自立自強水平加速提升的優勢,為確保國內大循環暢通、塑造我國在國際大循環中的新優勢提供重要支撐;發揮產業鏈供應鏈較為完善、製造業發達的優勢,為中國穩固國內大循環主體地位、增強在國際大循環中帶動能力提供強大保障;加快推進粵港澳三地經濟運行規則銜接、機制對接,讓要素流動更加便捷,為構建全國統一大市場作出示範引領;深入實施“百縣千鎮萬村高質量發展工程”,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為全國暢通城鄉經濟循環、確保國內國際兩個循環比例關係健康提供重要基礎;發揮對外開放水平高、得天獨厚的國內外市場規則體系的對接轉換地優勢,為我國形成對全球要素資源的強大吸引力、在激烈國際競爭中的強大競爭力、在全球資源配置中的強大推動力提供強力支點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