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學峰表示,“艾森豪威爾”號航母打擊群除了護航的巡洋艦、驅逐艦外,還搭載了第三航母艦載機聯隊,包括4支F/A-18E/F中隊、一個EA-18G電子戰中隊、一個E-2D預警機中隊、一個裝備C-2A運輸機的後勤支援中隊和兩個直升機中隊。在進入波斯灣之前應該位於阿拉伯海進行威懾巡航,主要是在威懾伊朗和也門,但總體來看,這樣規模的單航母打擊群是無法勝任高強度作戰的。巴以衝突爆發後,美國首先派出“福特”號航母打擊群進入東地中海,表達對以色列的支持,可以說是一種防禦性威懾,防止靠近以色列的黎巴嫩真主黨對以色列發動大規模攻擊。從某種程度上講,應該是為以色列看好門,讓以軍放開手腳,對加沙地帶採取行動。但地中海距離伊朗和也門較遠,航母打擊群很難對伊朗以及也門胡塞武裝構成威脅。所以美國海軍派出一支兩棲戰備群進入紅海,應對也門胡塞武裝發射導彈。而“艾森豪威爾”號航母打擊群進入阿拉伯海後,對也門和伊朗構成了直接威脅。
張學峰認為,美航母打擊群的調動,體現出美國正在中東艱難地“走鋼絲”,容不得半點閃失。在大國競爭背景下,美國不想深陷中東,但如果沒有任何“表示”,也擔心伊朗支持的“抵抗之弧”會加大對哈馬斯的支持力度,加劇巴以衝突,所以美國派航母打擊群實施威懾;但如果對伊朗等國“逼得太緊”,同樣擔心中東局勢變得不可收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