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藏多種圖謀
謀求軍事領域鬆綁
很多分析評論指出,日本政府再次修改武器出口制度,不斷突破武器出口“禁區”,背後暗藏多種圖謀。
推動防務產業發展。由於武器出口長期受限,自衛隊需求又有限,日本防務產業產能嚴重過剩、成本高昂、效率低下、國際競爭力不強。其90式坦克、F-2戰鬥機的採購單價,是美國同類裝備的2至3倍。日本政府每年都要拿出大量補貼,以維持武器自主研發和生產能力。即便如此,2003年至今仍有100多家日本公司退出防衛業務。近年來,日本在多筆國際軍貿大單競爭中接連敗北。一旦放寬出口限制,日本就可以激活釋放本國企業的武器裝備生產潛力,攤薄研發和採購成本,爭奪國際軍貿市場份額,並借武器出口訂單提振國內經濟。
加快軍事領域鬆綁。近年來,日本為突破“戰後體制”、實現所謂“國家正常化”,除進行解禁集體自衛權、增加防衛開支和自衛隊海外行動、發展進攻能力等“正面突破”外,還注重展開更具隱蔽性、內外阻力也更小的“橫向突破”,即拓展和深化對外軍事合作。通過此次政策修改,日本不僅可以對外轉贈閑置的武器,還能對外援助自衛隊現役乃至新開發的武器,從而獲得更多外交手段。同時,日本還能更方便地與其他國家聯合研發武器裝備,提升自衛隊的武器水平。
倚靠美國借機謀利。由於日美關係的特殊性,日本武器出口政策的制定和調整,背後都有美國的授意或默許,並服務於美國的利益需要。近年來,美國力推美日同盟升級轉型,縱容日本解禁武器出口,以呼應其“大國競爭”戰略。日本在追隨美國構築“印太包圍圈”的同時,也趁機提升自身國際影響力。值得注意的是,日本此次修改武器出口政策,正值美歐武器產能遭遇瓶頸、難以同時滿足烏克蘭和以色列武器需求的特殊時期,顯然在迎合、對接美國激增的武器輸出需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