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王星-9”這類由步戰車經過無人化、智能化改造而來的無人戰車機器人,在保留了傳統裝甲車火力猛烈、防護能力強等優點的同時,還能夠通過無人編隊作戰或“有人—無人”混合編隊作戰的模式減少人員傷亡,提高作戰效率,降低作戰成本。
同理,科研人員對其他傳統武器平台進行無人化、智能化改造,由此衍生出的無人機、無人艇、無人水下航行器等機器人,近年來都是軍事領域的“明星”產品,特別是其中有的機器人可以直接搭載各型武器裝備,能夠實現戰場火力平台的智能化升級,成為現代軍事科技的一個重要發展方向。
基於武裝機器人這種新型作戰力量在未來戰場上的非對稱優勢,許多國家都在自身防務策略中強調加緊對這類機器人的研發,並推進與之相適應的作戰結構改革——
2005年,美國波士頓動力公司研發了四足機器人“大狗”。在攜帶150千克左右重物負載的情況下,“大狗”能夠在不平坦的路面上模仿動物的步態穩定行走,減輕士兵後勤運輸的負擔。美國後續推出的同類產品“Spot”機器人,目前已經更新到了3.0版本,不僅能爬樓梯、抓取物品、跑步開門,還可以在遇到障礙物時動態規劃路線,確保順利前進。
2021年,俄羅斯軍方對“標識器”機器人進行了為期兩周的守衛勤務測試。“標識器”機器人是一種搭載了目標探測儀、熱傳感器、紅外攝像機等多種武器模塊的履帶式或輪式作戰車,測試中,該機器人表現出了良好的環境信息感知、自主路線規劃、目標跟蹤等類人化認知能力。俄羅斯軍方對測試結果非常滿意,隨後擬將“標識器”機器人服役於俄羅斯警備機構,承擔發射場等國家級設施的守衛任務。
在探雷排爆領域,武裝機器人可以代替士兵排除並引爆地雷。比如,俄羅斯研製的“天王星-6”多功能掃雷機器人、以色列研製的“鐵鉗”排爆機器人、日本研製的“彗星2號”掃雷機器人,與傳統的掃雷裝備相比,它們都具有體積小、環境適應能力強、掃雷成本相對較低等優勢。
後續發展——最棘手的問題不在技術層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