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5月12日電/《工人日報》報道,從天河體育中心到越秀山體育場,6.9公里——這是廣州“德比”的距離;從虹口體育場到金山體育中心,82.6公里。從虹口體育場到上海體育場,12.8公里。從上海體育場到金山體育場,54.2公里——這都是上海“德比”的距離;從北京工人體育場到天津奧體中心,132.3公里——這是京津“德比”的距離。然而,中超“德比”與足壇經典“德比”的距離,卻很難用數字來衡量……
5月11日落幕的2014賽季中超聯賽第11輪比賽,因為廣州恒大和廣州富力的狹路相逢,“德比”再度成為中超的“關鍵詞”。不過,與2012賽季中超聯賽首度出現多場次同城“德比”所引起的高度關注相比,經過幾個賽季碰撞的中超“德比”,無論是比賽質量還是賽事影響力都難以達到球迷和媒體的期許。要想成為像“曼徹斯特德比”、“米蘭德比”、西班牙“國家德比”那樣的綠茵經典,中超“德比”依然前路漫漫。
“德比”一詞源於英語Derby Game。目前較為普遍的說法,是原指英國德比郡(Derbyshire)的賽馬,後來被引申到職業化的足球、橄欖球、籃球和冰球等賽事中。被廣泛用於足球領域後,“德比”逐漸成為同城對抗的代名詞。出於吸引球迷、媒體關注度和贊助商的需要,參加“德比”大戰的雙方球隊往往對比賽傾盡全力,場面火爆,競爭激烈。
自1994年推行職業化改革以來,中國足球聯賽的歷史上並不缺少“德比”。早在職業聯賽開始的第一個賽季,廣州就出現了中國最早的“德比”——1994年5月1日,廣州太陽神坐鎮越秀山體育場以3比1擊敗廣東宏遠,取得了職業聯賽史上第一場廣州“德比”的勝利。2002賽季甲A聯賽,隨著上海中遠升入甲A,中遠與申花這兩支上海足壇的豪門新貴展開了激烈競爭,甲A時代的“上海德比”一度引起球迷和媒體的廣泛關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