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可能需要30年至50年才會改變的事情,在外力的促進下,也許在7年之內我們就必須做出改變。我們提出申辦,就是想借助冬奧會再將我們的生活水準提升一個層面。
隨著中國經濟的發展,體育消費休閑時代的前奏在北京這樣的超大城市逐漸來臨,比如旅遊、登山、滑雪等。這關乎人們的生活方式和健康理念,體育是人們的生活方式之一。
北京到張家口的高鐵是國家投資,並非專為冬奧會而建,國際奧委會評估團了解了全部情況。這條高鐵幾年前就在計劃之中,實則是北京到包頭的高鐵,如今北段已經修建完畢,就剩張家口到北京的南段了。這條高鐵是路過張家口,和冬奧會沒有關係。高鐵建成後,北京和張家口距離拉近了。高鐵恰恰路過崇禮縣,位於4個滑雪場中心地帶,從車站到其他滑雪場不超過4公里。
去年北京到張家口滑雪的人是230萬人次,今年則上升至350萬人次,裡面有不少歐美外國朋友以及近鄰韓國和日本的朋友。如果舉辦冬奧會,將帶動3億人的冰雪運動,從而加強我們青少年的體質,這句話並不誇張。
是否下雪不是關鍵
不少人都說,北京冬天很少下雪,張家口崇禮雪也未必多,雪似乎是北京和張家口的“軟肋”。其實國際奧委會評估團這次考察,證明如果再說北京沒有雪就沒法辦就太外行了。
冬奧會所有冰上項目在北京城區舉行,和是否下雪沒有任何關係。即便在崇禮和延慶舉行滑雪比賽,都不可能純靠天然雪,這在國外也一樣,是國際慣例,必須制雪,光靠天然雪根本不行。因為不同的滑雪比賽要求不同,有的需要雪片,有的需要雪粉,有的需要雪粒。所以說,在張家口舉行冬奧會雪上賽事,和是否下雪也沒有直接關係,或者說首先要考慮的不是雪。
那麼,舉辦冬奧會雪上比賽為何首先不是考慮雪?國際奧委會評估團和之前來中國實地考察的單項體育組織給予了專業性解讀,打消了我們普通人的思維誤區。原來,舉辦冬奧會滑雪比賽最先考慮的自然條件是地形和溫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