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開始,跑步類APP在資本市場明顯遇冷,其原因就是軟件功能同質化嚴重、缺乏自身“造血”能力。經過一輪洗牌之後,跑步類APP也開始逐步發掘跑步消費更深層的資源。蔡邕對人民網記者說:“以前的跑步類APP只是簡單的數據記錄和分享,如今則已經擁有了一定的‘自身造血’能力。網友可以通過APP定制綫上綫下培訓課程、購買商業類運動保險、報名各種跑步賽事等等。”
可以說,互聯網+的興起,徹底激活了跑步消費的潛能,也帶動了跑步消費的二次升級。互聯網+讓跑步不再是一種簡單的運動,它能够讓網友便捷的定制更加私人化的需求。
跑步消費,一塊體育產業“富礦”
據國家體育總局統計數據,2015年中國完成全程馬拉鬆的不足30萬人次。有10公裡以上比賽成績并且保持一周有一次跑量的人在中國不超過3000萬。和發達國家相比,中國真正具備日常跑步習慣的跑者比例依舊很少——2015年,日本全程馬拉鬆完賽人數將近60萬人,跑步人口已經超過1000萬,達到全國人口的十分之一。美國2015年全馬完賽人數也已經超過55萬,2016年僅青少年參與跑步的人數就達到了1900萬人。
可以說,中國的跑步熱潮剛剛興起,與日美等國相比還有很大的差距。但是差距越大,發展空間也越大。據調查,2015年中國跑步者的人均花費為3601元,如果按這個數值計算,等中國跑步人口達到總人口的十分之一時,創造的跑步消費至少可達5000億元,這僅僅是一個非常保守的數字,可以預見,中國的跑步消費熱潮必將伴隨著中國跑步運動發展而越來越火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