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孫楊奪得金牌。 |
中評社北京7月31日電/找准游泳這個基礎大項在社會生活中的準確位置,激活游泳的多元價值,中國游泳才能真正做到行穩致遠。
每一個游泳大賽的舉辦,都是對游泳知識的普及、參賽選手的宣傳以及對游泳價值的再認識。
賽場上總有最直觀的勝敗呈現、最真切的情感流露,2017年游泳世錦賽便見證了中國選手或喜極而泣、或委屈落淚的一幕:任茜、謝思埸、孫楊、徐嘉餘、傅園慧等選手完賽之後,或平靜、或激動、或欣喜、或傷感的經典瞬間,已經成為人們對這一屆游泳世錦賽標誌性的記憶。
其實,一屆游泳世錦賽讓人們記住的,不應僅是中國選手的瞬間悲喜,也不該是他們哪個項目有沒有拿到金牌。除了跳出參賽選手的悲喜與賽事獎牌的得失看待世錦賽,我們還應該看到游泳、跳水、花樣游泳、公開水域、極限跳水各具的運動魅力,而這些項目在吸引人們關注游泳、參與游泳方面的作用也各不相同。
不到公開水域的比賽現場,你便不會知道在國內並不為很多人了解的公開水域項目居然如此好看、居然有著如此廣泛的社會影響力;不到水球比賽現場,你便不會知道水球比賽居然一票難求、而水球比賽的現場氛圍更是只能用火爆來形容;不到極限跳水比賽現場,你便不會想到跳水居然可以這樣跳,更重要的則是觀眾居然可以以這樣的方式接觸跳水、認識跳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