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香港12月18日電/東瀛三戰,裡皮率領的“新國足”以兩平一負的成績獲得了季軍,與自己在東亞區的實際位置相符,沒有給人帶來什麼意外的驚喜。
雖然國足這次派出了“二隊”出戰,但日韓朝三隊同樣沒有用最強陣容,因此戰果還是四隊真正實力的合理反映。此次東亞杯之行,裡皮和“新國足”讓人看到了三個“不變”與“變”。
首先“不變”的是:七屆東亞杯了,國足依然是以非世界杯參賽隊的身份參賽。但“變”的是:國足已經整體被裡皮灌輸了“在亞洲不怕任何對手”的信念。
其次“不變”的是:國足面對東亞三隊始終很難贏下任何一個對手。具體在局部處理球的合理性上、在整體戰術的持續穩定性上、在球員一對一的能力上,國足依然和對手有差距。但“變”的是:國足與東亞三隊的比賽,場面上均不落明顯下風,身體、速度和對抗甚至有一定優勢。應該說,經過中超的錘煉之後,國足新一代球員起碼在心理上不再有“恐韓”“恐日”的包袱。
最後“不變”的是:裡皮依然是戰術大師。本次東亞杯三場比賽裡皮用了不同的陣容,其實就是在3中衛和4後衛兩套陣型之間根據場上局勢來切換,每次的切換均能起到立竿見影的效果。但“變”的是:裡皮已經沒有鄭智這樣負責切換陣型變化的“鑰匙人”角色。從過去三戰來看,裡皮暫時不會刻意再去尋找“鄭智接班人”,而是在戰術上主動放棄中場複雜的攻守轉換環節,更多把重點放到了兩個邊路上。正因為如此,韋世豪和張文釗這次得到了裡皮的重用,而鄭龍竟然沒有獲得哪怕1分鐘的上場時間——在這次去日本的球員中,鄭龍成為唯一一個意外沒有出場的球員。
6名U-22球員這次得到不同程度的鍛煉,韋世豪這樣的球員甚至還打進了2個進球。毫無疑問,這些年輕國腳的身價在目前國內的轉會市場上都會明顯上漲!然而,這批球員不同於馮瀟霆的85國青一代,他們依然沒有嘗試過在世少賽、世青賽這種頂級舞台競爭的滋味,本次東亞杯對他們來說就是目前職業生涯的巔峰體驗。
對於這些年輕國腳來說,東亞杯只是起點,不應該成為自己的“鍍金”之旅。中國足球此前還拿過兩次東亞杯冠軍呢,如果他們回國後只想著“賺大錢”,誰知道會不會重蹈“鄧卓翔式悲劇”?
來源:廣州日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