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大概沒有一個人會比李寧更與亞運有緣。
1982年,在新德里亞運會前的世界杯體操賽上,19歲的李寧在男子個人7個項目中獨得6金,威震國際體壇;隨後的亞運會他再掠4金,奠定“體操王子”的美名。上世紀80年代末,李寧退役,“李寧”品牌卻登場亮相。
1990年8月,在世界屋脊青藏高原,李寧身穿雪白的李寧牌運動服,莊嚴地從達娃央宗手中接過亞運聖火火種。幾個月前剛成立的李寧公司贊助了北京亞運會火炬傳遞和中國代表團。橫空出世的李寧牌伴著中華體育健兒的英姿,一起映入億萬中外電視觀眾的眼簾。
以北京亞運會為契機,上個世紀90年代成為中國自主品牌創業初期激情燃燒的歲月。
歲月流變,今非昔比,中國企業曾借亞運會登高望遠,現已成為亞運會不可或缺的支撐力量。來到雅加達,隨處可見穿著中國361°服裝的志願者和工作人員,這家起步於福建晉江的民族品牌作為亞運會官方合作夥伴,連續第三屆攜手亞運;泰山體育為多個場館搭建場地、提供器材……同時,從北京亞運會起步的李寧集團已是擁有10大品牌、總市值約185億港元的港交所上市公司,李寧服穿在了不僅限於中國隊的選手身上;而根據中國代表團合作夥伴安踏剛公布的2018中報,該集團上半年收益超百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44.1%。
中國體育企業近兩年迎來新黃金時代。體育產業成為中國經濟新動能的背後,是全民健身風起雲湧帶來的巨大市場需求。
一說起體育就是金牌的時代已經過去,全民健身上升為國家戰略,漸成全民時尚。微信運動曬步數,朋友圈裡秀健身,打個“飛的”去跑馬……是“健康中國”的生動寫照。目前,全中國經常參加體育鍛煉的總人數約4億,政府主導、多部門協同、全社會共同參與的“大群體”格局初步形成,“以人民為中心”的指導思想驅動著中國體育回歸本源,造福人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