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12月20日電/回顧中國足球的2018,“五系一體、兩心一賽”的青訓體系夯實,俱樂部財務監管和名稱中性化的職業化改革“提速”,成為足協全年工作的兩大亮點;同時,在俄羅斯世界杯成為“看客”後,管理者也有了“進軍卡塔爾世界杯”的決心和壓力,這使得“長遠打實基礎、短期要有改觀”成為一道考驗他們能否把握規律和保持耐心的難題,也是中國足球在這一年付出大於收獲的注解。
由於缺席世界杯,一直是中國足球焦點的國足在今年沒有大賽可踢,球隊的凝聚力、戰術穩定性、比賽投入度都沒有達到12強賽時的水準,因此幾乎沒有太多亮點。而據外媒報道,裡皮已決定不再續約,同時中國足協也沒有提前續約,“裡皮時代”可能在明年1月的亞洲杯後畫上句號。
這使得本屆國家隊無法有太長遠的規劃,唯一目標就是以上一個世界杯周期的主力球員為主,在亞洲杯上力爭佳績。而那之後,國家隊帥位或將迎來又一位世界名帥。
國足的平淡讓職業聯賽成為球迷們關注的焦點。從“天王山之戰”上海上港打破廣州恒大八連冠夢想的高水準對決,到武磊甩掉“本土”終成“金靴”的驚艶,再到收官之戰各隊用精彩表現打破保級下“默契球”的質疑,以及足協杯決賽懸念和精彩的有始有終,都代表中超的品質和觀賞性在提升。這樣的進步在“U23政策”於聯賽中途說改就改的情況下,更顯得難能可貴。
不過,這些進步還不足以讓上座率已位居亞洲前列的中超能夠在亞冠賽場重現廣州恒大巔峰時的霸氣,因為聯賽在技戰術水準這項“核心競爭力”上仍有明顯不足,而這最需要本土青訓提供強有力的支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