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迎賓館入口處旁邊的石碑。(中評社 陳承攝) |
中評社青島8月7日電(記者 陳承)“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不過,賓主再熱情,賓客若不來到久負盛名的青島迎賓館,又怎能感受到青島的“迎賓”之禮、“樂乎”之情呢?
8月6日,中評社記者一行來到坐落於信號山南麓龍山路上的青島迎賓館進行參訪,共同領略和閱讀這幢歷經百年滄桑、但卻“保舊如舊”建築的風情與往事。
據了解,迎賓館原是德國駐膠澳(即現在的青島)總督的官邸,故名“總督官邸”,俗稱提督樓,始建於1905年7月,1907年7月第一任總督入住。迎賓館是一座典型的歐洲古堡式建築,大部分採用花崗岩建造而成,因而十分堅固。迎賓館是德國威廉時代的典型建築式樣與青年風格派手法相結合的歐式建築。館外入口兩邊綠樹青葱、草木繁盛、紅花喧鬧,一派生機昂然之意。
在還未正式走進館內進行深入參觀之前,青島市人民政府台灣事務辦公室秦宇輝副主任特地帶著中評社一行繞著整個迎賓館行走了一圈,幾步下來,在感受到迎賓館的細美與牢固之際,也發現原來迎賓館的實地面積也並不算大。
然而一進入迎賓館內,才發現所謂“麻雀雖少,五臟俱全”。一樓中央大廳曾被用作舉辦高級社交舞會,米黃色內牆,鑲黑漆木牆裙,座鐘、燈飾以及伴舞用的鋼琴全由德國運來,德國三角鋼琴的琴鍵是用象牙制成的。建在牆角的翠綠壁爐形狀乍看竟宛若一個啤酒桶,不知道當年德國人是否是因為知道青島人愛喝啤酒遂有意而為之。轉而右行便可看到眾多遊客圍擠在大接待室前,1957年,毛澤東主席在此廳主持召開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朱德、周恩來、鄧小平、李先念等黨和國家領導人亦曾到此。
從一樓沿著扶梯走向二樓時,導游特別告知要靠右而行,用手扶梯而上。這一扶,才發現原來手扶梯的設計是如此精湛用心,木質扶梯的手感和造型完全符合人手工學,十分舒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