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香港8月30日電/8月11日,美軍《防務新聞》報道,美國國防部正醞釀對現行作戰司令部體制進行重大調整,調整方案可能包括:將北方司令部和南方司令部合併為“美洲司令部”;撤銷非洲司令部,其責任區由歐洲司令部和中央司令部接管;將阿富汗和巴基斯坦劃入太平洋司令部責任區;改組作戰司令部編制結構等。分析人士指出,作戰司令部是美軍作戰指揮體系中的關鍵一環,一旦上述調整方案實現,將對美軍作戰指揮、戰爭方式乃至對外政策產生深遠影響。
作戰司令部——美國戰爭機器的“中樞神經”
據《解放軍報》報道,美軍的作戰指揮體系大致分為三個層次。位於頂層的是國家級作戰指揮系統,由總統、國防部長和參謀長聯席會議構成,主要負責指揮全球性大規模戰爭及核戰爭。總統和國防部長構成國家最高軍事當局,擁有作戰指揮權;參聯會是總統和國防部長的軍事參謀機構,沒有作戰指揮權。
處於中間的是戰區級作戰指揮系統,它們通過參聯會受領國家最高軍事當局下達的命令,對美軍作戰部隊實施指揮。當前,美軍共設有9大作戰司令部,包括6個戰區司令部和3個職能司令部。戰區司令部負責在責任區內開展軍事活動,如中央司令部負責美軍在中東地區的一切軍事行動。2003年的伊拉克戰爭,美軍共投入4個陸軍師、6支航母戰鬥群、18個空軍聯隊等隸屬於不同戰區的約42.3萬兵力,但戰爭中所有部隊均接受中央司令部的統一指揮。職能司令部則負責履行某一職能或完成某一特定任務,在全球範圍內開展行動。
位於底層的是戰術級作戰指揮系統,包括師、旅、營等各級軍兵種部隊指揮機構,負責對各軍兵種部隊實施戰術控制。
按照美軍正常的指揮流程,作戰指令通常按照“總統→國防部長(經參聯會主席)→戰區司令部→下級聯合部隊司令部→各級作戰部隊”的程序下達。總統和國防部長負責決策“打不打”“何時打”等戰略性問題,“如何打”則由戰區司令部司令決定。伊拉克戰爭中,由布什和拉姆斯菲爾德組成的美國國家最高軍事當局向中央司令部提供戰爭目的、預期軍事狀態等宏觀指導,而作戰計劃、兵力調撥、戰爭實施等具體作戰事宜均由弗蘭克斯將軍領導的中央司令部完成。
不難看出,作戰司令部是連接美國國家最高軍事當局戰略指導和作戰部隊具體行動的橋梁,可謂美軍行軍打仗的“中樞神經”。從國家角度出發,作戰司令部是美軍實現全球存在、全球作戰的重要保證,是美國全球稱霸的重要工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