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香港3月5日電/美國《國家利益》網站3月4日刊文,稱中俄對烏克蘭關注點並不在一條軌道上。
迄今為止,中國對俄羅斯軍事介入烏克蘭仍大體持沉默態度。北京既未對莫斯科表達支持,也未敦促其克制。不過,中國並非漠不關心。不僅中俄關係牽涉中國利益,烏克蘭未來的穩定更與中國利害攸關。華盛頓應當促進中國在和平解決這場危機方面起更積極作用。
中國似乎在權衡三方面的利害關係。其一,北京並不想無謂地令中俄關係複雜化。從能源到軍事合作,從應對地區挑戰到抗衡美國“霸權”擴張,俄羅斯都是中國的好夥伴。中國的觀察家們也注意到了烏克蘭之於俄羅斯的重要性。比如,解放軍附屬智囊機構的高級顧問王海運認為,烏克蘭關係到俄羅斯的“核心利益”。
其二,烏克蘭的長期穩定關係到中國利益。中國是烏第二大貿易夥伴國,僅次於俄羅斯;中國在烏農業領域也有很大投資。此外,中烏關係隨著去年12月建立的“戰略夥伴關係”有了進一步深化。
其三,繼續維護“不干涉內政”原則符合中國更廣泛利益。儘管中國近年對這一原則採取更靈活的闡述方式,但不會願意縱容未獲安理會授權的對烏軍事干預。
鑒於此,什麼樣的情況會促使北京對俄軍事介入從立場謹慎、含混轉向強硬反對?迄今尚無跡象表明事情在朝這個方向發展。中國對俄軍事介入的關切目前僅能從《環球時報》的一篇社評中略窺一二。該社評稱,莫斯科手中有很多張牌,可以讓目前的危機節外生枝。
不過,中國可能會在某種程度上與俄拉開距離,理由如下:中國在2008年拒絕為俄入侵格魯吉亞背書。中國外交部發言人當時呼籲各方克制並停火,而上周日外交部重申對烏克蘭獨立的支持,兩個聲明與中國一貫堅持的立場是一致的。
中國可能認為並沒有義務支持俄羅斯的立場,因為在涉及南海、東海的領土爭端中,莫斯科並未對北京予以支持。相反,中國對俄羅斯與越南和日本之間日益加強的合作不乏擔憂。
中俄對烏克蘭的關注點也不在一條軌道上。莫斯科在意維護勢力範圍,中國則想加強與基輔的經濟與戰略關係。
因此,華盛頓可以指望北京至少在這場衝突中保持中立。不過,在衝突解決方案中,中國也不能被排除在外。我們有理由期待中國起到積極作用,即推動政治和解,與其他施援國一起為基輔新政府提供經濟援助,繼續發聲支持烏克蘭主權完整(包括在安理會上)。
正如(美國前副助理國務卿)柯慶生所言,中國有很多優勢可以在國際事務中表現得更加“堅定自信”。當危機發生時,和平解決對中國而言既是利益所在,又是能力所及。中國若能挺身而出,更可以向國際社會展現良好形象。當前的烏克蘭危機就為中國擔負這樣的角色提供了最佳機會。(作者喬·烏斯諾,康娟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