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香港9月19日電/國家海洋藥源生物種質資源庫18日在福建廈門揭牌,正式啟動建設。有關專家認為,這相當於中國在打造海洋生物“諾亞方舟”,也有利於推動中國海洋生物醫藥產業發展。
新華社報道,“如果說英國的‘千年種子庫’是在打造植物‘諾亞方舟’,那麼我們的海洋藥源生物種質資源庫相當於在打造海洋生物的‘諾亞方舟’。”國家海洋局海洋生物資源綜合利用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副主任林祥志告訴新華社記者。
據悉,國家海洋藥源生物種質資源庫將涵蓋海洋藥源動物庫、藥源植物庫、藥源微藻微生物庫、核心種質庫、基因庫等五大實體庫,總保藏面積將達2000平方米以上,種質資源保藏能力達到2萬份以上,發掘、匯集全國沿海、周邊海域、大洋和極地海洋藥源生物將達6000份以上。
作為國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研究員、國家海洋藥源生物種質資源庫首席專家,林祥志認為,英國的“千年種子庫”珍藏全球各大洲稀有植物種子,主要目的是保存世界生物多樣性,中國的海洋藥源生物種質資源庫也具備這一功能。“假如部分海綿、海葵等海洋物種消失了,我們可以從資源庫裡取出種子,重新培養出來。”
但海洋藥源生物種質資源庫更側重於服務產業。“並不是什麼海洋生物種質我們都選進來,而是從藥源角度著手,實際上相當於建設海洋中藥材種質資源庫。”林祥志說。
他認為,中國陸地上的中藥材及其相關產業,一年帶來近1萬億產值,海洋這方面產業剛剛起步,前景非常大。
和陸地中藥材主要取自植物不一樣的是,海洋藥源除了來自海藻、海草等海洋植物外,更多來自海綿、珊瑚、海馬等海洋動物。而相對於名錄、圖譜、標本、基因、化合物等資源形式,種質資源的保藏對技術提出了更高要求。
“這在國內、國際上都具有前沿性。我們要建立的是具有國際水準保藏能力的海洋藥源生物種質庫。”林祥志表示。
據悉,這一項目是首批國家海洋經濟創新發展區域示範資助的重要項目之一,由國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牽頭實施,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中國海洋大學、廈門大學、海南大學等20家單位參與建設。海洋藥源生物種質資源庫邊建設邊應用,預定建設期到2015年12月,此後還將不斷完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