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8月27日電/日本欲引進黃蜂級兩棲攻擊艦的大的政治背景,是安倍政府7月1日通過修憲解釋、解禁“集體自衛權”的內閣決議。
錢江晚報報道,從美國獲得兩棲攻擊艦,從而獲得實質性的遠洋兩棲進攻能力,這是明顯突破戰後和平憲法“專守防衛”原則的實質性舉動。這或許意味著,半個多世紀來美國嚴格限制日本擁有進攻性軍事能力的原則,已然發生關鍵性鬆動。
冷戰期間,美國對其盟國軍隊進行了“專業分工”,日本海上自衛隊的主要任務是反潛,幫助美軍封鎖蘇聯核潛艇進出太平洋的關鍵通道。日本人不得不遵守。很長一段時間內,反潛就是海上自衛隊的第一要務,其規模可觀的驅逐艦隊,都擁有完善的反潛搜索、攻擊性能,還擁有100架P-3反潛巡邏機。
外界媒體頗多炒作的“日本准航母”日向級和出雲級,其實和真正意義上的航母還差十萬八千里——沒有彈射器、沒有滑躍甲板、沒有攔阻索、沒有預警機,甚至沒有戰鬥機,其最大本錢就是大量反潛直升機。相對於裝3架直升機的白根級直升機驅逐艦,儘管有類似航母的直通飛行甲板和艦島,“出雲”號也不過相當於7艘“白根”號,是量變而非質變。
目前,日本海上自衛隊擁有6艘“疑似航母”,但現實是,它們幹不了航母的活,也取代不了兩棲攻擊艦,單艦都不能同時提供垂直登陸與平面登陸。
最早出現的大隅級輸送艦,標準排水量僅8900噸,一次可運載1000名陸戰隊員、10輛90型主戰坦克。但可笑的是,儘管它有直通飛行甲板,卻沒有機庫,直升機只能停放在甲板上接受風吹雨淋浪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