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閩南師範大學台商研究中心副主任吳鳳嬌(中評社 李仕奇攝) |
中評社杭州10月12日電(記者 王永雪 孫儀威 李仕奇)閩南師範大學台商研究中心副主任吳鳳嬌12日在第八屆兩岸發展論壇上表示,在兩岸經貿合作步入“深水區”的背景下,兩岸尤其是台灣應改變以往“只經不政”、“先經後政”固有思維,逐步向“有經有政”、“政經互動”方向轉變。
吳鳳嬌認為,經貿交流與合作是兩岸關係的核心要素。在兩岸經貿關係快速發展的同時,兩岸政治關係卻裹足不前,進展有限。長期以來,馬當局在所謂“先急後緩、先易後難、先經後政”原則的導向下,對兩岸政治接觸一直抱持保守立場。而在民進黨的惡意掣肘和美國的外部施壓等因素影響下,馬當局“先經後政”甚至已經演變成了“只經不政”,在開啟兩岸政治對話、建立軍事安全互信機制、簽署和平協議等重大議題上,採取消極回避態度,致使兩岸政治關係尚未取得突破,發展進程明顯滯後於兩岸經貿關係。兩岸關係呈現明顯的“經馳政滯”的格局,這不僅不利於兩岸關係和平發展進程,也嚴重制約著兩岸經貿關係的深化發展。
“只經不政”或“先經後政”已經不適應兩岸經貿關係深化發展的需要,已影響到兩岸經貿合作向更高更廣的層次推進。吳鳳嬌認為,在兩岸經貿合作步入“深水區”的背景下,兩岸不可能脫離政治協商而單談經貿合作,因此兩岸尤其是台灣應改變以往“只經不政”、“先經後政”固有思維,逐步向“有經有政”、“政經互動”方向轉變。總體思路是在兩岸關係互動中,應以經濟關係和政治關係為雙主軸,一方面要以新理念、新領域、新模式繼續深化兩岸經貿合作,推動兩岸經濟進一步融合,厚植兩岸民眾共同利益,進一步鞏固兩岸政治關係發展的物質、民意基礎,助推兩岸政治關係良性發展;另一方面,積極推動兩岸政治對話和協商以化解政治分歧,累積政治互信,為深化兩岸經貿關係消除障礙,最終實現兩岸經貿關係和政治關係的“同步發展”。依循以上的總體思路,具體的推進策略體現在以下五方面:
第一,推動兩岸政治對話和協商,營造兩岸經貿合作新環境。吳鳳嬌說,面對當前兩岸經貿合作面臨的諸多不確定因素,兩岸學界、商界、政界越來越多的人認為,“政治對話”是深化兩岸經濟合作,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當務之急。吳鳳嬌表示,兩岸各種形式的民間對話,有助於降低政治議題的敏感度,有助於消除隔閡、化解分歧,為今後兩岸正式開啟政治對話累積互信、凝聚共識。待條件成熟,兩岸既可由兩會的事務性協商進入政治對話和政治議題協商,也可由兩岸當局授權其他機構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