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香港7月2日電/美國《新聞周刊》網站近日刊登署名文章,美國哈佛大學歷史學教授尼爾.弗格森在文中指出,“美國夢”已經成為一場社會靜止的噩夢。
“美國是可以幹大事的地方。”這是埃隆.馬斯克的話,他驚人的事業成就說明,美國夢還是能夠成真的。馬斯克生於南非,上世紀90年代經加拿大移民美國。他創辦了PayPal公司、特斯拉汽車公司和太空探索技術公司,取得令人驚嘆的三連勝。他今年42歲,身家約24億美元。
但每出現一個馬斯克,有多少才華橫溢的年輕人始終得不到那份關鍵的幸運?大家都知道,美國在最近幾十年裡變得愈加不平等。
社會流動性在減退
文章稱,真正的問題恐怕比收入和財富分配數字所包含的意義隱藏得更深。更令人不安的是,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美國的社會流動性在減退。
多年來的調查揭示了美國人和歐洲人之間的根本差別,美國人對不平等的寬容度要高得多,但這種寬容無疑是有條件的,那就是美國的社會流動性比歐洲要強。然而,假如這個折中不複存在怎麼辦?假如美國現在既嚴重不平等又缺乏社會流動性怎麼辦?假如這是經濟復甦的一個隱性體制障礙怎麼辦?實際上,假如當前貨幣政策正在加重社會停滯怎麼辦?
不平等問題更嚴重
文章指出,不平等與社會停滯無疑是相關的。鮮為人知的是,在21世紀頭10年的中期,人口頂層那1%的人的收入所占比例回到了斯科特.菲茨傑拉德《了不起的蓋茨比》所描寫的時代。那1%的人的平均收入是其他人平均收入的大約30倍。雖然金融危機縮小了這個差距,但只是稍稍縮小,而且是暫時的。這是因為美聯儲自2008年以來的貨幣政策就是推高資產價格。猜猜怎麼著?富人擁有這其中的大部分。確切地說,頂層那1%的人擁有美國總淨值的35%左右和金融財富的42%。
|